第55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法言·问道》里说过‘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可见这个词古已有之。赵太祖选它做年号,正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通达、明智,和他的实政手段极为吻合。这也是赵太祖不同于其他帝王的特质。”

    “那科技发展和百家复苏呢?”那观众不依不饶,追问道。

    “百家复苏只是表象,赵太祖一生只出巡过一次,就去了山东孔府。这也是他重视儒学的标志。梁丰此人,生于晋末,那是个什么时代呢?诸王混战,匈奴乱国,所有礼法都被摧毁,对于普通民众的压迫,也到了顶点。生在这样的时代,梁丰必然是渴求和平的,更渴求道德重建。因而在大赵立国后,他先是推行科举,唯才是举。随后重建儒学,竖立符合新朝道德体系的规则。也正是这个抉择,让大赵享四百年国祚,成为难以比拟的盛世。”

    宋腾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而重视科技,与他立朝的根基大有关联。梁丰靠的是什么建国?一是火药,二是瓷器。”

    下面发出一阵哄笑。

    宋腾也笑着压了压手:“这可不是开玩笑啊~只要仔细看看大赵建国前的那些史料,就能发现赵太祖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火药的配方。当然,这可能跟丹道大师葛洪在其帐下有关。因为这种先进武器,梁丰才能数次以少胜多,获得战场主动。而瓷器,以及衍生的琉璃器等名贵商品,则给梁丰带来了充足的钱粮支持。等到大赵立国时,四周依旧强敌环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大生产,用江东世家和北地豪强的钱粮,养活自家百姓。等到火药用在正面战场上时,已经是开明十二年的事情了,那时赵国对南方的晋国形成了绝对优势,火药也就不再保密,成为普通百姓也能见到的东西。”

    “而科技对于百姓生活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是受到宗教影响——众所周知,赵太祖是信佛的——梁丰本人的‘民本’思想非常浓重,而这种善意,也促使他在科技手段上下功夫。但是其本质,还是古代人民对于现实世界的探索,而非什么轻飘飘的‘穿越’。”宋腾做了个结语。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又有个戴眼镜的小姑娘站了起来:“那宋教授对于赵国的扩张思维,如何看待?赵朝疆土比汉时扩张了将近两倍,甚至还远航占领了炎洲。这期间发生过多少次战争?王朝末年,也是因为中央政府对疆土失去了控制,引发又一次大乱。我看根子还是在太祖、太宗两代吧?”

    宋腾的面色严肃了起来:“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些片面了。只论疆土,大赵的国土面积确实很大,但是其根本,还是在安民之上。扩边不过是周遭国家对于赵国产生了威胁。须知赵朝所在的时代,是小冰河时期。温度骤降,天灾频频。高纬度的民族为了活命,势必会发动南侵战争。但是赵国拓边,解决了这个生死难题。征僚人,让云梦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增加了几十万倾良田。平复安南,解决了南方经济作物种植问题。收复高句丽,更是提前让辽东进入了农耕时代……每一场战争,都让更多人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