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2)
炬相属,就连道路两边的槐树都有不少被燎炬烤焦而死了。
风风光光的婚礼过後,令月离开了皇宫,大明宫中顿时冷清了不少,李治和武昭二人,心里也像空了一块一样。此时大臣上奏: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邦来朝,陛下可封禅泰山,以感谢上苍垂顾,成就万世之基业。
其实关於泰山封禅的奏议,大臣们隔个一段时间就会上奏一次,之前都被李治和武昭压下来了,毕竟边境局势还不太稳定,百姓的日子也不是那麽好过。但现在不同了,数场硬仗打下来,周边国家都安稳了不少,再加上大兴水利工程,鼓励农耕养 z_hi ,连年丰收,一斗米只要五钱,天下丰裕,确实是具备了封禅泰山的资格和条件了。而且...令月出嫁了,宫里感觉空空荡荡的...於是二人一番商量後,决定去泰山封禅。
但是麻烦又来了,大臣们是鼓动皇帝陛下去封禅,可没说让皇後也跟著去啊!於是连番上奏,都是说皇後一起去封禅不合礼制什麽的...武昭这下真是哭笑不得,看来,许敬宗那样的人才,在关键时候,真是很需要的啊...
武昭不甘心被一群大臣拖住了,干脆就上了本奏表--《请亲祭地只表》,大意就是:既然要去祭祀天地、祖宗,自然要祭祀父母。而’推尊先後,亲飨琼筵’,怎麽可以用一般男 xi_ng 大臣来进行典礼?这个做法实在是违背世故人情与典章制度的。既然一般的男 xi_ng 大臣不应该参与祭祀女 xi_ng 先祖的活动,那麽,祭祀先皇後长孙氏的典礼,就应该由自己这个正牌皇後来主持。虽然自己是男子之身,但既然自己都做了皇後那麽多年了,以一国母仪的身份来主持典礼,真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更有甚者,自己去祭拜先皇後,也可以说是尽自己这个’儿媳’的孝道,’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之仪’。
奏表上言之灼灼,合情合理,’身份’和’孝道’这两顶大帽子一扣下来,大臣们无话可说,只能赶紧筹备封禅事宜,本来按照大臣们的意思,应该’封祀以高祖、太宗同配,禅社首以太穆皇後、文德皇後同配,皆以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现在这麽一来,只能’祭地只、梁甫,皆以皇後为亚献,诸王大妃为终献’。
李治下诏令各地的重要官员,聚集泰山,参加盛典:各地都督刺史齐集泰山,边境地区边远州郡安居不动,以防不测,王公贵戚们则在洛阳集中,随驾东行,既显亲情,亦显尊贵。
出发之前,先行斋戒。然後王公大臣,各国使节从洛阳出发,赴泰山进行封禅。
随行车驾到了齐州,停留了十日,然後到了泰山下,有司於山南为圆坛,山上为登封坛,社首山为降禅方坛。’登泰山,封玉牒,上帝册藏以玉匮,配帝册藏以金匮,皆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玉玺,藏以石感(另有石字边旁,寻无此字,音gan同,代用)’,’降禅於社首,祭皇地只。上初献毕,执事者皆趋下。宦者执帷,皇後升坛亚献,帷帟皆以锦绣为之;酌酒,实俎豆,登歌,皆用宫人。’。
封禅一结束,武昭一把拉住李治,目光直直看著他,开口说道:“阿治,我们两人於二十多年前初遇,风风雨雨这麽多年过去了...就连令月都已经出嫁了...”“阿昭...”李治听阿昭这麽说,不由想起这麽多年来的悲欢往事,长叹了一口气。
“阿治,今日在这泰山之上,就让文武百官,让各国使节,让全天下的百姓做个见证:”武昭说著说著,当著身边一群人的面,对著一时呆住的李治的双唇亲了下去...“我武昭,此生必不再负你,我对你的爱,永生永世,不变...”
正文完
ps:感谢鲜网ty200244亲送我的礼物 ^_^ 求票票,求留言,群麽麽 -33333-
新坑《戏情》打算於2012年元旦在狼萌、鲜网、晋江一起更新。
另ps:如果有亲觉得我这篇文还行,打算转走的话,请不要删除我下面的专栏链接。
保留我自己对此文的一切权利。
风风光光的婚礼过後,令月离开了皇宫,大明宫中顿时冷清了不少,李治和武昭二人,心里也像空了一块一样。此时大臣上奏: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邦来朝,陛下可封禅泰山,以感谢上苍垂顾,成就万世之基业。
其实关於泰山封禅的奏议,大臣们隔个一段时间就会上奏一次,之前都被李治和武昭压下来了,毕竟边境局势还不太稳定,百姓的日子也不是那麽好过。但现在不同了,数场硬仗打下来,周边国家都安稳了不少,再加上大兴水利工程,鼓励农耕养 z_hi ,连年丰收,一斗米只要五钱,天下丰裕,确实是具备了封禅泰山的资格和条件了。而且...令月出嫁了,宫里感觉空空荡荡的...於是二人一番商量後,决定去泰山封禅。
但是麻烦又来了,大臣们是鼓动皇帝陛下去封禅,可没说让皇後也跟著去啊!於是连番上奏,都是说皇後一起去封禅不合礼制什麽的...武昭这下真是哭笑不得,看来,许敬宗那样的人才,在关键时候,真是很需要的啊...
武昭不甘心被一群大臣拖住了,干脆就上了本奏表--《请亲祭地只表》,大意就是:既然要去祭祀天地、祖宗,自然要祭祀父母。而’推尊先後,亲飨琼筵’,怎麽可以用一般男 xi_ng 大臣来进行典礼?这个做法实在是违背世故人情与典章制度的。既然一般的男 xi_ng 大臣不应该参与祭祀女 xi_ng 先祖的活动,那麽,祭祀先皇後长孙氏的典礼,就应该由自己这个正牌皇後来主持。虽然自己是男子之身,但既然自己都做了皇後那麽多年了,以一国母仪的身份来主持典礼,真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更有甚者,自己去祭拜先皇後,也可以说是尽自己这个’儿媳’的孝道,’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之仪’。
奏表上言之灼灼,合情合理,’身份’和’孝道’这两顶大帽子一扣下来,大臣们无话可说,只能赶紧筹备封禅事宜,本来按照大臣们的意思,应该’封祀以高祖、太宗同配,禅社首以太穆皇後、文德皇後同配,皆以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现在这麽一来,只能’祭地只、梁甫,皆以皇後为亚献,诸王大妃为终献’。
李治下诏令各地的重要官员,聚集泰山,参加盛典:各地都督刺史齐集泰山,边境地区边远州郡安居不动,以防不测,王公贵戚们则在洛阳集中,随驾东行,既显亲情,亦显尊贵。
出发之前,先行斋戒。然後王公大臣,各国使节从洛阳出发,赴泰山进行封禅。
随行车驾到了齐州,停留了十日,然後到了泰山下,有司於山南为圆坛,山上为登封坛,社首山为降禅方坛。’登泰山,封玉牒,上帝册藏以玉匮,配帝册藏以金匮,皆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玉玺,藏以石感(另有石字边旁,寻无此字,音gan同,代用)’,’降禅於社首,祭皇地只。上初献毕,执事者皆趋下。宦者执帷,皇後升坛亚献,帷帟皆以锦绣为之;酌酒,实俎豆,登歌,皆用宫人。’。
封禅一结束,武昭一把拉住李治,目光直直看著他,开口说道:“阿治,我们两人於二十多年前初遇,风风雨雨这麽多年过去了...就连令月都已经出嫁了...”“阿昭...”李治听阿昭这麽说,不由想起这麽多年来的悲欢往事,长叹了一口气。
“阿治,今日在这泰山之上,就让文武百官,让各国使节,让全天下的百姓做个见证:”武昭说著说著,当著身边一群人的面,对著一时呆住的李治的双唇亲了下去...“我武昭,此生必不再负你,我对你的爱,永生永世,不变...”
正文完
ps:感谢鲜网ty200244亲送我的礼物 ^_^ 求票票,求留言,群麽麽 -33333-
新坑《戏情》打算於2012年元旦在狼萌、鲜网、晋江一起更新。
另ps:如果有亲觉得我这篇文还行,打算转走的话,请不要删除我下面的专栏链接。
保留我自己对此文的一切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