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2/2)
睛还是圆滚滚的,很讨喜。李大哥前些年娶了亲,搬出去另立一户。李二哥这几年弄了点跑腿营生,拉着李大爷常常出门在外跑动,虽然奔波了些,日子倒是更有盼头了。
李云回来得早,也就李大娘在家。刚听闻李云到了巷口,她便兴冲冲往外跑,见着李云时差些乐得摔一跤,拉着李云的手絮絮叨叨说了一串话,却止不住红了眼埋怨:“这些年都不晓得回来瞧瞧。”话刚出口,白公子就从马车里头下来了。李大娘吓一跳,低声问这是何人呀,李云说是白家的少爷,这回与他到乡里来看看。当年李云去投靠二姑李芳,正是去的白家大户。李大娘哪能不晓得这家贵人,立马慌慌张张地将人领入屋去。可怜白公子朝她笑了许久,李大娘都没敢正眼去瞧他。
·
李大爷家来了贵人,这事一传二二传三,小小的乡里很快都知晓了。话说这贵人长得很好,一身锦衣,风采俊爽,像是话本里走出来的人物。家门外传得神乎其神的,李家却一家子人不自在。并非贵人难伺候,只是他往哪儿站着都瞧得古里古怪的,特别不相称。反倒是李云心里欢喜,竟没瞧出毛病来。后来李大娘杀了鸡,弄了一大桌子的菜来伺候这贵胄公子,可一家人坐一桌子拿着筷子不敢下箸,李云才懵懵懂懂悟过来。他本来不是通晓人情世故之人,更没有八面玲珑嘴上生花的本事,难得回乡理应是开心的事儿,哪晓得弄得所有人都束手束脚,连顿热饭也吃不好。
白公子自己通透得很,随意吃两口便借口出门四处走走。此时已近黄昏,整个天都是柔黄一片。家家炊烟袅袅,略有几家亮起了灯火,处处平静而温馨。白公子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村口那棵老柿树附近来。
现下未到柿子开花结果的时节,枝叶极为翠绿。乡里的老人搬来了小木凳子,手里拿着的大葵扇子摇啊摇,都坐在树下消食。瞧见生人过来了,有老眼昏花的老爷子嚷嚷着问:这是谁家的娃儿呀、长得这么好。有人说是李家来的贵客,老爷子嗓门大,应道:“是李家人?大晚上不好好在家里待着,怎的一个人跑出来咯。”听得白公子不禁笑了。
白公子并没有在外头独自晃荡多久,他前脚出门,李云后脚就追上去了。两人没说话,沿着小土路一直走呀走,旁边的河水潺潺,也跟在他俩身边走呀走呀。
倒是李大娘听说李云领着贵客跑村外去了,一去还舍不得回来,就纳闷这破路子有啥好瞧的。眼看天要黑下来了,村里灯火照不到村外去,便忧心忡忡出去寻人。一路走去,竟让老柿树下的两个人影给吓了一跳!
此时夜色已晚,柿树下闲散的老人都已经回家中去了,唯独两个人还傻乎乎坐在溪水桥边上谈笑。李云说起他年幼时候时常跟着李二哥跑到溪水河里 M-o 鱼捉虾,有一年还用碗装了两只虾蟆子回家给小妹养着。李小妹可稀罕长着这小尾巴的玩意了,哪知养着养着虾蟆子长出腿来了,吓得李小妹哇哇哭。白公子听得十分认真,听出乐子了就与李云一起低声笑着。
哪怕小时候日子过得穷苦,李云依旧热衷把年少时的趣事说与白公子听,仿佛如此就能用泥巴填好他曾经坎坷不平的路,多少添点孩儿时的欢乐。两人说说笑笑的,越靠越近,几近要黏连成一团。
“阿云呀。”
李云回来得早,也就李大娘在家。刚听闻李云到了巷口,她便兴冲冲往外跑,见着李云时差些乐得摔一跤,拉着李云的手絮絮叨叨说了一串话,却止不住红了眼埋怨:“这些年都不晓得回来瞧瞧。”话刚出口,白公子就从马车里头下来了。李大娘吓一跳,低声问这是何人呀,李云说是白家的少爷,这回与他到乡里来看看。当年李云去投靠二姑李芳,正是去的白家大户。李大娘哪能不晓得这家贵人,立马慌慌张张地将人领入屋去。可怜白公子朝她笑了许久,李大娘都没敢正眼去瞧他。
·
李大爷家来了贵人,这事一传二二传三,小小的乡里很快都知晓了。话说这贵人长得很好,一身锦衣,风采俊爽,像是话本里走出来的人物。家门外传得神乎其神的,李家却一家子人不自在。并非贵人难伺候,只是他往哪儿站着都瞧得古里古怪的,特别不相称。反倒是李云心里欢喜,竟没瞧出毛病来。后来李大娘杀了鸡,弄了一大桌子的菜来伺候这贵胄公子,可一家人坐一桌子拿着筷子不敢下箸,李云才懵懵懂懂悟过来。他本来不是通晓人情世故之人,更没有八面玲珑嘴上生花的本事,难得回乡理应是开心的事儿,哪晓得弄得所有人都束手束脚,连顿热饭也吃不好。
白公子自己通透得很,随意吃两口便借口出门四处走走。此时已近黄昏,整个天都是柔黄一片。家家炊烟袅袅,略有几家亮起了灯火,处处平静而温馨。白公子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村口那棵老柿树附近来。
现下未到柿子开花结果的时节,枝叶极为翠绿。乡里的老人搬来了小木凳子,手里拿着的大葵扇子摇啊摇,都坐在树下消食。瞧见生人过来了,有老眼昏花的老爷子嚷嚷着问:这是谁家的娃儿呀、长得这么好。有人说是李家来的贵客,老爷子嗓门大,应道:“是李家人?大晚上不好好在家里待着,怎的一个人跑出来咯。”听得白公子不禁笑了。
白公子并没有在外头独自晃荡多久,他前脚出门,李云后脚就追上去了。两人没说话,沿着小土路一直走呀走,旁边的河水潺潺,也跟在他俩身边走呀走呀。
倒是李大娘听说李云领着贵客跑村外去了,一去还舍不得回来,就纳闷这破路子有啥好瞧的。眼看天要黑下来了,村里灯火照不到村外去,便忧心忡忡出去寻人。一路走去,竟让老柿树下的两个人影给吓了一跳!
此时夜色已晚,柿树下闲散的老人都已经回家中去了,唯独两个人还傻乎乎坐在溪水桥边上谈笑。李云说起他年幼时候时常跟着李二哥跑到溪水河里 M-o 鱼捉虾,有一年还用碗装了两只虾蟆子回家给小妹养着。李小妹可稀罕长着这小尾巴的玩意了,哪知养着养着虾蟆子长出腿来了,吓得李小妹哇哇哭。白公子听得十分认真,听出乐子了就与李云一起低声笑着。
哪怕小时候日子过得穷苦,李云依旧热衷把年少时的趣事说与白公子听,仿佛如此就能用泥巴填好他曾经坎坷不平的路,多少添点孩儿时的欢乐。两人说说笑笑的,越靠越近,几近要黏连成一团。
“阿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