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见他一次两次,次次溜得勤。

    他看他官场战场,少有尘凡心。

    他独力抚至亲,他独立玉阶冷,分明是剖白不清。

    老天老天!早成就少年秦晋、少年秦晋![1]

    这过去呢,人们讲故事,说戏,为着有多些人听,就会带点儿粉的。什么叫粉的呢?那就是白里透红汁水横流一口下去嘎嘣脆——说岔了,那是街口卖桃的。粉的呢,就是情情爱爱生生死死拉拉扯扯亲亲 m-o  m-o ,时不时还来个周公敦伦什么的,所以啊,早些年家里有没出阁女孩儿的,大人一般不太放小姑娘们听这个。不过这回主人公是李六儿和黄三儿,帝王将相,偶尔一点小儿女情调乃至过回廊上牙床下帷帐吹油灯的东西,就是那鱼香肉丝里头没影的鱼,要的就是那提纲掣领的一点味儿,所以姑娘们看看,也不妨事。

    上一回说道啊,六王爷欠着小黄大人一笔风流债,这要细细说来龙去脉啊,话就长了。

    记得从前说过李家李六儿这一辈几个兄弟,小时候的师傅姓黄不?老人家名伊耆,字药师,在皇帝爷爷那一辈入朝为官,到先帝那一代为止算是三朝元老,熬过了战乱熬成了国丈,现在致仕在家身体硬朗,早晨起来能耍拳还能吹套笛子——就是他年近八十牙齿漏风曲子吹得惨不忍睹,换个演奏时辰可止小儿夜啼。黄老爷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小儿子黄明仁比李常晏大两岁,所以都在一块儿读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时候李六儿还小,不怎么爱读书。所以每天上学,几个宗室兄弟就拿他消遣,说“小六,你又挨黄师傅打了!昨天听说没写出文章,黄师傅拿了戒尺,打得手板心有馒头高!”

    李常晏脸上就红了,站在凳子上说——他个儿不够高,不站凳子上仰着脸累。“谁,谁挨打了?那是管教!老师管教学生,这能叫打么?”

    哦,不叫打,那你今天文章写出来没呀?别叫你黄三哥惯着你给你捉刀,你那蚯蚓爬的字和他差太多了!

    “写了!”小六子就挺得意,在桌上排出一叠字纸。“瞧瞧这字!仁哥拿左手写的,和我差不离!”

    然后两个人一起挨老师手板心,李六儿去学武练兵之前没少这么一起挨板子。就是这么个青梅竹马的关系。

    要说这时候,小黄大人就惦记上了李常晏,那是胡扯。那么几岁的孩子,就只是喜欢这个 小弟d-i ,乐意惯着他,看见他没心没肺乐呵自己也开心。当然那时候小黄大人的面部表情就不发达了,所以他见到李常晏心里高兴,不认识的人看他的脸,还以为李家老幺 m-o 走了黄家老三枕头底下的压岁钱。

    那是什么时候惦记上的呢,这还得赖李常晏爸爸的爸爸。老爷子那时候不是常年在行宫玩鸽子吗,偶尔就叫几个世家子弟宗室亲戚一块儿去,吟诗作画看戏唠嗑,要凑个四的整数还开两桌牌。那一年小黄大人刚中进士,皇帝爷爷想哦黄卿家老树开花生的老儿子不赖啊,叫来行宫说说话吧,小黄大人就去了。

    去了以后老爷子老眼昏花,坐在花园里捯饬鸽子,就问:“今年几岁啦?”

    黄三儿就回话,十七了。

    哦,十七啦,娶亲没啊?

    不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