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燕王妃红颜薄命,成亲不久诞下小王爷,便已去世了。这层纽带,也就不那么牢固了。加上又有传闻说梁尚书与太子情谊甚笃,这到底怎么办?

    梁鸿身处风浪中心,却岿然不动,八面玲珑,任谁也看不出他究竟站哪一边,一时之间,朝堂的局势被他搅得变幻莫测起来。

    赵觉和梁鸿相识十余年,早已知了他的秉 xi_ng 。更何况赵觉本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从前不过是醉心沙场,不谋权术,才被梁鸿压制住一头。这两年来,他因想保谢荣昇而在朝堂上下了死力,因而梁鸿从前早做筹谋积累下的优势,如今已不剩几分,两人隐隐成了掎角之势。

    直到传来密报说燕王大军已到了枫关,南下指日可待,梁鸿才不紧不慢地表明了态度,道:“太子勤学苦力,聪颖卓群,先帝在时,十分宠爱太子,何况按我朝法例,无遗诏,法当立储。”

    文官这才领了意,听命于梁家的,自然再无二话,不听命于梁家的清流,也因立储是天朝惯例,并不有损三纲五常而毫无意义。加上燕王势力虽雄,但毕竟远在北地,赵觉力排众议,二十万赵家军从京郊一直守到枫关,燕王大军行到枫关,又打着“进关戍卫”的旗号,在枫关驻了一阵,就回了北地。

    直到燕王呈上亲笔文书,表示全力拥护太子登基,定以身戍守天朝边境,不叫外族来犯。这皇位之争,才算尘埃落定了。

    太子登了基,做了新帝。镇国公赵觉和梁尚书功劳应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多一头。若单从苦劳上而言,镇国公四处奔走,似乎当更受赏一些。

    但新帝初登基,便一重圣旨下去,直接破格提拔了梁尚书接任其父职位,做了这梁家的第四位相爷,镇国公则无赏无罚,只封了他手下的一干将领,在圣旨上平平淡淡连带着对他嘉奖了一句。

    梁鸿贵为相爷,大权在揽,日日进宫面圣,圣宠日眷,常有在宫中过夜的时候,宫人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因此并没有不好的传言。

    镇国公则兢兢业业守着京师,却总也得不到皇帝召见。

    直到庆历元年的四月份,皇上生辰。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个生辰,百官到贺。但百官心里还存着一个心思,镇国公与相爷斗得不可开交,在这寿礼上,也不知两人如何计较。众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等着看两人送的礼物。待到看到了,却百思不得其解。

    梁相送了个较大的翠玉扳指,镇国公则送了一对品色寻常的玉珏。

    这两份礼物都令人 m-o 不着头脑,百官以为这应当是有渊源的东西。

    那一日,也是李总管胆战心惊日子的开端。

    话说那一天宴后,李总管伺候着微醺的皇上刚睡下。便听见一阵兵戈之声,李总管及内间的禁卫出去看,便见守在宫外及外间的侍卫已倒了一路,镇国公带着一身酒气闯了进来。

    李总管斥道:“镇国公请止步,夜闯皇上寝宫惊扰了圣驾,可就不好了。”

    赵觉冷笑一声,顷刻之间放倒了禁卫,又点了李总管全身要穴,将他提着领子扔到外间,道:“老实候着,今天的事若敢向外漏出一个字,拿你的脑袋好好掂量掂量。”

    说罢,大步进了皇帝卧房。

    赵觉进了卧房,心里又哀又怒,谢荣昇三年来不曾见他一面,不曾予他任何音信。他知自己娶亲负谢荣昇在先,因而谢荣昇心属梁鸿,他并无怨言。但赵觉爱煞了谢荣昇,一力为他奔走,不愿他受一点委屈。夜里想他想得紧,也只能偷偷伏在寝宫屋檐上看他睡颜,心中既酸涩又哀哭。偶有看见梁鸿对他举止亲密,苦痛更不必言说。

    今日梁鸿送的那扳指,分明与幼时那碧玉戒指是一对,想来是两人成双成对戴着的,梁鸿竟拿了来,炫耀两人恩爱。

    若梁鸿真是良配,赵觉也无甚怨言。只是梁鸿两面三刀反复行径,谢荣昇或许不知,赵觉却都看在眼里。自己一片赤诚之心,却得不到谢荣昇丝毫关注,梁鸿虚与委蛇,竟得谢荣昇全心依赖,这叫赵觉如何甘心呢。

    他借着酒力,一把拉开龙床帷帐,见谢荣昇青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