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2)
终不过是背信弃义之辈,直到后来他才发现他们做的其实真的很好了。不是不爱国,也不是不想守城,只是在军令如山的情况下,不得不从。他们有他们的战略想法,而不是像袁世卿那样,那一刻,袁世卿突然间很庆幸自己的纨绔本质,就是为了一个程蝶衣他也能把自己摆在浪尖风口,何况是这样的事情。
期间,袁世卿收到了程蝶衣拍来的电报,里面没有几个字,袁世卿却差点掉下泪来。
世卿:不问你为什么去,保重自己。我会好好活着,等到孩子长大,去找你。
这段话甚至没有落款,但是袁世卿知道是谁给他的,除了蝶衣,所有人都以为这个风流成 xi_ng 的人真的是那方面出了问题去散心了。至于蝶衣,自然是知道袁世卿究竟是行还是不行,他知道袁世卿掩藏下那颗一直想要狠狠打击外国人的心,也做好了袁世卿回不来的准备。在程蝶衣看来,最重要的是袁世卿的儿子。袁世卿和程蝶衣怎么说都很看中血缘关系,程蝶衣早就把袁世卿的儿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了,他甚至知道袁世卿对那个孩子的愧疚,那种不能宠他上天的愧疚,所以程蝶衣帮袁世卿做了。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他能做到的都做到,他和孩子说,“没事,只要你想就给你”、“我们不怕他们,有人欺负你就打回去”,那些袁世卿想说而不能说的话,他都说了。如果袁世卿不在了,他也要好好教导这个孩子,直到他长大,那么他也能很自豪的和袁世卿说,我们的孩子很好。
袁世卿也很担心程蝶衣,上海在不久之后也会沦陷,日本军滥杀了很多的平民,从上海到南京,一路上都
没有放过,到了南京更加是凶残。袁世卿想着要死守南京除了他爱国之外更重要的还就是为了后来,哪怕他真的死在这里,至少能让程蝶衣的日子好一点。袁世卿同样拍了电报回去,让程蝶衣不要担心,住到他大哥、二哥那边去,给了和玄青的联系方式,要是实在不对就出国去。
袁世卿离开的时候给了程蝶衣一封信,要他在上海不对的时候给他的哥哥,里面有他大部分积攒的东西的地址,如果用的好,也许能保护好他们,用的不好,那就真的惹人眼红了。只是袁世卿还是比较相信他大哥的,还有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二哥,也不多说什么。
袁世卿和所有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知道战况的惨烈,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军队有多少人,平民有多少人,这才是袁世卿真正的想法。所以在南京袁世卿又一次开始发表自己的演讲,只是这一次,针对的不是学生,而是平民。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热血,但是这种热血只能调动一时,不能长久,热血之后就会慢慢平淡,袁世卿也不要他们一直这样热血,要的也不过是一时。只是这样的情况之下,袁世卿三番四次被人找上也算是正常,他这是属于发表反社会言论,要不是看在他身份,还有他在上层默认的因为某些事情心情不好的份上,估计还没等到日本人他就不见了。
袁世卿这样的人真的没什么军事天分,他也知道这点,他不是没想过,自己专门就和人暗地里做军火是什么的,然后再给别人,只是真的难。他估计刚刚拿出军火,枪头就要对准自己国人,他不相信什么两党一起抗日这样的话,明面上再怎么样,小动作估计是不会断的。
就在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过来的时候,很多人惶惶不可终日,袁世卿将埋起来的那批东西挖了出来,派传书和滴墨两个人穿上军装给平民派发那些东西。平时在袁世卿身边的人都是端砚和纹笔,另外两人被袁世卿派出去做暗地里的事情,已经很久不见了。这四个人几乎可以说是袁世卿最放心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也有过自己的小心思,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是不能原谅,那个时候他自己也年轻,不懂什么,从小跟着自己,多调/教就好了。
东西不多,究竟给谁是袁世卿为什么要发表演讲的原因之一,他总要知道谁才是真的敢上去报仇的。是报仇,不是爱国。平民你跟他讲爱国未必会理解,但是当自己身边的人受到伤害,这种报仇的心理让他们几乎什么都敢做。
剩下的枪支,袁世
期间,袁世卿收到了程蝶衣拍来的电报,里面没有几个字,袁世卿却差点掉下泪来。
世卿:不问你为什么去,保重自己。我会好好活着,等到孩子长大,去找你。
这段话甚至没有落款,但是袁世卿知道是谁给他的,除了蝶衣,所有人都以为这个风流成 xi_ng 的人真的是那方面出了问题去散心了。至于蝶衣,自然是知道袁世卿究竟是行还是不行,他知道袁世卿掩藏下那颗一直想要狠狠打击外国人的心,也做好了袁世卿回不来的准备。在程蝶衣看来,最重要的是袁世卿的儿子。袁世卿和程蝶衣怎么说都很看中血缘关系,程蝶衣早就把袁世卿的儿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了,他甚至知道袁世卿对那个孩子的愧疚,那种不能宠他上天的愧疚,所以程蝶衣帮袁世卿做了。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他能做到的都做到,他和孩子说,“没事,只要你想就给你”、“我们不怕他们,有人欺负你就打回去”,那些袁世卿想说而不能说的话,他都说了。如果袁世卿不在了,他也要好好教导这个孩子,直到他长大,那么他也能很自豪的和袁世卿说,我们的孩子很好。
袁世卿也很担心程蝶衣,上海在不久之后也会沦陷,日本军滥杀了很多的平民,从上海到南京,一路上都
没有放过,到了南京更加是凶残。袁世卿想着要死守南京除了他爱国之外更重要的还就是为了后来,哪怕他真的死在这里,至少能让程蝶衣的日子好一点。袁世卿同样拍了电报回去,让程蝶衣不要担心,住到他大哥、二哥那边去,给了和玄青的联系方式,要是实在不对就出国去。
袁世卿离开的时候给了程蝶衣一封信,要他在上海不对的时候给他的哥哥,里面有他大部分积攒的东西的地址,如果用的好,也许能保护好他们,用的不好,那就真的惹人眼红了。只是袁世卿还是比较相信他大哥的,还有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二哥,也不多说什么。
袁世卿和所有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知道战况的惨烈,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军队有多少人,平民有多少人,这才是袁世卿真正的想法。所以在南京袁世卿又一次开始发表自己的演讲,只是这一次,针对的不是学生,而是平民。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热血,但是这种热血只能调动一时,不能长久,热血之后就会慢慢平淡,袁世卿也不要他们一直这样热血,要的也不过是一时。只是这样的情况之下,袁世卿三番四次被人找上也算是正常,他这是属于发表反社会言论,要不是看在他身份,还有他在上层默认的因为某些事情心情不好的份上,估计还没等到日本人他就不见了。
袁世卿这样的人真的没什么军事天分,他也知道这点,他不是没想过,自己专门就和人暗地里做军火是什么的,然后再给别人,只是真的难。他估计刚刚拿出军火,枪头就要对准自己国人,他不相信什么两党一起抗日这样的话,明面上再怎么样,小动作估计是不会断的。
就在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过来的时候,很多人惶惶不可终日,袁世卿将埋起来的那批东西挖了出来,派传书和滴墨两个人穿上军装给平民派发那些东西。平时在袁世卿身边的人都是端砚和纹笔,另外两人被袁世卿派出去做暗地里的事情,已经很久不见了。这四个人几乎可以说是袁世卿最放心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也有过自己的小心思,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是不能原谅,那个时候他自己也年轻,不懂什么,从小跟着自己,多调/教就好了。
东西不多,究竟给谁是袁世卿为什么要发表演讲的原因之一,他总要知道谁才是真的敢上去报仇的。是报仇,不是爱国。平民你跟他讲爱国未必会理解,但是当自己身边的人受到伤害,这种报仇的心理让他们几乎什么都敢做。
剩下的枪支,袁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