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前,不杀已是底线。想要轻松来投,吃饱喝足再遁入林间,委实打错了算盘。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各国氏族不只圈地,更四处搜寻野人。

    随着郅玄的土地政策在各国推行,大批奴隶分得土地,逐渐向庶人阶层靠拢。

    抓捕的野人填补空缺,却不能简单等同于奴隶,教化之后类似于雇佣,逐渐形成另一个特殊阶层。

    西原国和南赵国作为政策先驱,在调配野人的问题上率先提出新政策,很快被诸国仿效采纳。

    时至今日,氏族仍有奴隶主之名,政治体制已向封建社会靠拢。以后世的眼光,同样存在压迫。从实际情况出发,却是不折不扣的进步。

    郅玄万万没想到,变革会来得如此之快,又是如此迅猛。

    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由氏族主动发起。

    他擅长的是商业,对历史进程停留在纸面,没有条件深入探究。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认真来讲,他有些把握不准。

    他的确想推动社会进步,但没想过效果会如此好,好到超出预期,令他心中忐忑。

    实在拿不准情况,又无法对朝臣明言,他只能给赵颢写信。

    书信无法详尽,尤其是关于内心的想法,他想说又不能全说,半遮半掩,字里行间透出焦灼和烦躁,连他自己都感到憋闷。

    接到郅玄的书信,赵颢总是能及时回应。

    内容不够详尽没关系,他能从字词间察觉郅玄的情绪,提笔时不再刀锋凛冽,撇开政务军务,对相关政策一字不提,反而多是闲谈,例如今日遇鹿,小巧轻盈,君侯应喜。林间有彩鸟,羽色鲜艳,叫声清脆,已着人打造鸟笼,不日送去西都城。

    一来一去,没有涉及到任何正事,却极好缓解了郅玄的情绪。

    两人书信频繁,往往是南飞的信鸽尚在途中,西行的信鸽已经启程。

    五年时间,足够信鸽繁衍,群体发展壮大,数量多达百只。

    这些信鸽全都体型圆润,个顶个圆滚滚。性情堪比猛禽,凶猛无比,十足好斗。集合三五只敢和鹰隼叫板,在天空中鏖战数场,不分出胜负绝不罢休。

    西原侯和南赵侯书信频繁,天下共知。

    不是没人想过拦截信鸽,念头闪过脑海,很快又压了下去。

    归根结底,非是觉悟高,实在是两人不好惹。

    西原侯蛮横霸道,南赵侯嗜杀铁血,谁敢惹到他们,百分百见不到隔日的太阳。

    按照郅玄的话来说,谈是不可能谈的,扯皮没时间,直接手底下见章程。

    血淋淋的例子不胜枚举,究竟是多想去见阎王,才敢拦截他们的书信。

    然而事情无绝对,意外总是突如其来。

    一只信鸽遭遇猛禽,没能打赢,重伤落入密林。好巧不巧,被一支南蛮部落捡到。

    南蛮首领不识字,自然不晓得信鸽背负的绢是一封信,更不知道信上字迹属于南赵侯。他只晓得鸿运当头,食物从天而降。在火烤前还带着部民祭祀蛮神,感谢神灵降下的好运。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信鸽消失会被当成意外。

    问题在于首领将绢留下,和兽牙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