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2)
一阵北风掠过,夹杂着雪花扑向他的脸颊,展昭向后退了一步,这才发觉此时的雪下的愈发急了,朦朦胧胧间已瞧不清数丈外的景物。今儿早起时只是飘了点零汀的小雪,还道天要放晴,不想现在又是如此的大雪。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展昭这般想着,不知不觉中就说出了口。他原是自抒怀抱,不想却有人自身后接了口。
“不对。”
展昭怔了一怔,回过头方才瞧见公孙先生拿着一把油纸伞正站在长廊的左首。
“恕展昭愚鲁,不知适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还望先生指教。”
“指教不敢当。”开封府的六品主簿先生慢慢的走了过来,眼神不似平日里那般和蔼可亲,倒是隐隐的透出了些许无奈,看的展昭又是一愕。
“学生所说的不对,乃是指展护卫未曾说出口的那句话。”
未曾说出口的那句话么?展昭垂下了眼帘,心中敬服万分。世人都只道包大人断案如神,却是谁也不曾想到过公孙先生的明察秋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方才心心念念的正是后半句,倒是被公孙先生一眼看穿了。这般说来,那赵王氏的事想必公孙先生也是知道的了。
“展护卫,须知这世上不会有无源之水,更不可能会有无因之果。”公孙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有件事情一直不曾与展护卫说起,数月之前学生去远致斋购笔墨纸砚,无意中遇到了陆秦与赵王氏。当时学生就曾劝告过他们,因为经官动府的缘故,这门亲事极易招惹流言蜚语,一着不慎便会遗恨无穷,是以要三思而后行。他二人却说已是两心如一,不惧人言,便是受人指摘,也终不言悔。我见他们说的这般斩钉截铁,以为他们事先已是想的周全,便不再多说,却不想竟会有今日之事。”
说到此处,公孙策微微的摇了摇头。
“现在想来,那一句“便是受人指摘,也终不言悔”说的委实太过轻易。”
展昭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明了公孙策的言下之意。
他二人情浓之际自是千好万好,分明不曾把公孙先生的良言告诫放在心上。待到流言四起,日日被人戳着脊梁骨时方才发觉各中滋味实在难当。然而,倘若他们真能如所说的那般两心如一,便是有着再多的风言风语总也能支撑过去。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日子久了,流言自会消弥于无形。
这世上的事情最难得的便是不悔二字,只是随口说一句是再容易不过,真正能言行如一的又有几人?到如今,一个悔了,一个怕了,终是弄得惨淡收场。
所以,怪不得天意无常,怨不得世态炎凉,说不得风云难测,也叹不得旦夕祸福,实在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赵王氏死后,陆秦可曾前去吊唁?”公孙策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问了一句。
“没有。”展昭摇头道:“我曾去过他家,已是人去楼空。据街坊说,自打赵王氏死后,陆秦便搬离了京城,听说是去了乡下与他订亲的那户人家。”
“他的手脚倒是快。”公孙策笑了笑,只是眼中却全无笑意。
“不去也就罢了。”展昭淡淡的说道:“即已在生前负了她,又何必在人死后再去装这多情模样。”
“这话倒是不错。”公孙策点了点头,又道:“不过,若是陆秦在与赵王氏相识之初就有这番决断,又怎会闹的如今这步田地,事到临头再缩手已是太迟了,终究是害人又误已。”
害人又误已么?展昭细细的咀嚼着这句话,反反复复的思量着,心中蓦的一动,已是一片清明。
“展护卫,你身体不适么?”公孙策见展昭脸色变幻不定,不禁起了关切之意。
展昭眉宇微扬,当下便拱手一笑道:“多谢先生关心,展昭无碍。”
说话间他垂下了眼帘,下一句话便隐在了唇间,不曾说出口。
“多谢先生指点,展昭受教。”
目光一落便瞧见了主簿先生手中的伞。
“这般大的雪,先生还要外出吗?若是展昭力所能及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展昭这般想着,不知不觉中就说出了口。他原是自抒怀抱,不想却有人自身后接了口。
“不对。”
展昭怔了一怔,回过头方才瞧见公孙先生拿着一把油纸伞正站在长廊的左首。
“恕展昭愚鲁,不知适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还望先生指教。”
“指教不敢当。”开封府的六品主簿先生慢慢的走了过来,眼神不似平日里那般和蔼可亲,倒是隐隐的透出了些许无奈,看的展昭又是一愕。
“学生所说的不对,乃是指展护卫未曾说出口的那句话。”
未曾说出口的那句话么?展昭垂下了眼帘,心中敬服万分。世人都只道包大人断案如神,却是谁也不曾想到过公孙先生的明察秋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方才心心念念的正是后半句,倒是被公孙先生一眼看穿了。这般说来,那赵王氏的事想必公孙先生也是知道的了。
“展护卫,须知这世上不会有无源之水,更不可能会有无因之果。”公孙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有件事情一直不曾与展护卫说起,数月之前学生去远致斋购笔墨纸砚,无意中遇到了陆秦与赵王氏。当时学生就曾劝告过他们,因为经官动府的缘故,这门亲事极易招惹流言蜚语,一着不慎便会遗恨无穷,是以要三思而后行。他二人却说已是两心如一,不惧人言,便是受人指摘,也终不言悔。我见他们说的这般斩钉截铁,以为他们事先已是想的周全,便不再多说,却不想竟会有今日之事。”
说到此处,公孙策微微的摇了摇头。
“现在想来,那一句“便是受人指摘,也终不言悔”说的委实太过轻易。”
展昭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明了公孙策的言下之意。
他二人情浓之际自是千好万好,分明不曾把公孙先生的良言告诫放在心上。待到流言四起,日日被人戳着脊梁骨时方才发觉各中滋味实在难当。然而,倘若他们真能如所说的那般两心如一,便是有着再多的风言风语总也能支撑过去。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日子久了,流言自会消弥于无形。
这世上的事情最难得的便是不悔二字,只是随口说一句是再容易不过,真正能言行如一的又有几人?到如今,一个悔了,一个怕了,终是弄得惨淡收场。
所以,怪不得天意无常,怨不得世态炎凉,说不得风云难测,也叹不得旦夕祸福,实在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赵王氏死后,陆秦可曾前去吊唁?”公孙策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问了一句。
“没有。”展昭摇头道:“我曾去过他家,已是人去楼空。据街坊说,自打赵王氏死后,陆秦便搬离了京城,听说是去了乡下与他订亲的那户人家。”
“他的手脚倒是快。”公孙策笑了笑,只是眼中却全无笑意。
“不去也就罢了。”展昭淡淡的说道:“即已在生前负了她,又何必在人死后再去装这多情模样。”
“这话倒是不错。”公孙策点了点头,又道:“不过,若是陆秦在与赵王氏相识之初就有这番决断,又怎会闹的如今这步田地,事到临头再缩手已是太迟了,终究是害人又误已。”
害人又误已么?展昭细细的咀嚼着这句话,反反复复的思量着,心中蓦的一动,已是一片清明。
“展护卫,你身体不适么?”公孙策见展昭脸色变幻不定,不禁起了关切之意。
展昭眉宇微扬,当下便拱手一笑道:“多谢先生关心,展昭无碍。”
说话间他垂下了眼帘,下一句话便隐在了唇间,不曾说出口。
“多谢先生指点,展昭受教。”
目光一落便瞧见了主簿先生手中的伞。
“这般大的雪,先生还要外出吗?若是展昭力所能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