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2)
忌地擦着身体,悠悠然套好衣裳,也不急着去牵吃草吃得正欢的马儿。
裴明可全身戒备着,吕瑞往前走一步,他就往后挪一步;再走一步,再挪一步;再走,再挪……
吕瑞先投降,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点头:“吕瑞,是将军。”
“那你还记得我是谁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点头……突然卡住了,又莫名地摇了摇头。
吕瑞蹲下来,指着裴明可还一直系于腰侧的玉佩:“你记得是谁给你的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摇头。
沉住气,“那你记得是什么样的人给你的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摇头。
吕瑞:“……”
吕瑞沉默了。
裴明可被他的这裴沉默恐惧得有点发毛,想起方才这人才拿着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一个东西在他腿间磨蹭,就有点儿不寒而栗的感觉。为了避免再一次的可怕遭遇,他急忙解释:“我、我娘说,生我生得太久,我、我的记 Xi_ng 可能不大好……”
小时候吕瑞只以为裴明可是迟钝,直到某笨蛋不打自招,他才晓得原来裴大公子是真傻。
吕瑞沉寂了。
跟来时一样共乘一骑,吕瑞把裴明可送回了急得焦头烂额的裴云可身边。视线越过不断道谢的裴云可,在其身后的裴明可,望着他的眼神里,除了畏惧,还有一点点感激。
吕少将军在那一年的围猎中光荣地垫了底。但是在狩猎中拔得头筹这种事情,往后多的是机会。什么是一无所获,他不会分不清。
——这是吕瑞在边疆的两年时,常在独卧时想起的事情。
将军?将军也是有需要的!
---
才子
虽然裴明可开口闭口“古人云”,但若真要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必定名落孙山;虽然科举无能、仕途亦茫然,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才子的名声。
裴明可一手好字。
这种不靠脑子、只靠勤奋就能练就的事物,他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加刻苦。
市面上裴大公子的小楷隶书行草,均已经抬到十两一张。裴府决不多卖,只每个月卖上一张,就抵得上裴云可一年的俸禄了。
而且物以稀为贵,若是特别题字、或是写的情诗什么的,更是抢手。对有未出阁闺女的富庶之家来说,没有定亲、没有相好、更从不涉足花街柳巷的裴大公子的字,称得上可遇而不可求。
要问裴明可那脑袋,不会写诗怎么办?简单!裴家多少弟弟妹妹,一人凑一句,还炮制不出一首感人肺腑的情诗么?诗句之间的跳跃感,还令坊间不住称赞呢。
所以,裴大公子只需要誊写就可以了。
(所以,裴明可本该是条米虫,却又不是纯粹的米虫。)
裴明可学识渊博。
要让裴公子背一篇名作,他很可能背不出来。然而他以他记住的只言片语,冠以开场白“古人云”串联起来,也显得文思敏捷,活学活用。
又加在座时,裴明可总是寡言少语、恭谦有礼,虽显得满腹经纶却不爱张扬,父辈祖辈的同僚们——那些爱宣讲的大学士们,便对他赏识不已。
裴明可品味闲雅。
他不是饕餮行家,但有裴家的家底,也遍尝各地珍馐。论起胃口来,说挑剔也挑剔。他看得上眼的,味道自然不差。
若是饭馆开业之初,能请到裴大公子从外行的角度指点一二,店家的招牌也就算是打响了。若是能让他做回头客,这食楼自会财源广进。
裴明可慧眼识珍。
若说以上种种还确有其事或者牵强附会的话,这条真是太冤枉裴明可了。要说真懂行,那也只有毛笔墨汁砚台宣纸这类写字用的玩意儿。
他实则完全不识货,只要他觉得好看,价钱又适中,便会买下。因此,太贵的字画他一律不买,杜绝了那些据说是前朝名家的临仿手笔。若是真被他买到了赝品,
裴明可全身戒备着,吕瑞往前走一步,他就往后挪一步;再走一步,再挪一步;再走,再挪……
吕瑞先投降,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点头:“吕瑞,是将军。”
“那你还记得我是谁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点头……突然卡住了,又莫名地摇了摇头。
吕瑞蹲下来,指着裴明可还一直系于腰侧的玉佩:“你记得是谁给你的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摇头。
沉住气,“那你记得是什么样的人给你的吗?”
裴明可毫不迟疑地……摇头。
吕瑞:“……”
吕瑞沉默了。
裴明可被他的这裴沉默恐惧得有点发毛,想起方才这人才拿着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一个东西在他腿间磨蹭,就有点儿不寒而栗的感觉。为了避免再一次的可怕遭遇,他急忙解释:“我、我娘说,生我生得太久,我、我的记 Xi_ng 可能不大好……”
小时候吕瑞只以为裴明可是迟钝,直到某笨蛋不打自招,他才晓得原来裴大公子是真傻。
吕瑞沉寂了。
跟来时一样共乘一骑,吕瑞把裴明可送回了急得焦头烂额的裴云可身边。视线越过不断道谢的裴云可,在其身后的裴明可,望着他的眼神里,除了畏惧,还有一点点感激。
吕少将军在那一年的围猎中光荣地垫了底。但是在狩猎中拔得头筹这种事情,往后多的是机会。什么是一无所获,他不会分不清。
——这是吕瑞在边疆的两年时,常在独卧时想起的事情。
将军?将军也是有需要的!
---
才子
虽然裴明可开口闭口“古人云”,但若真要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必定名落孙山;虽然科举无能、仕途亦茫然,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才子的名声。
裴明可一手好字。
这种不靠脑子、只靠勤奋就能练就的事物,他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加刻苦。
市面上裴大公子的小楷隶书行草,均已经抬到十两一张。裴府决不多卖,只每个月卖上一张,就抵得上裴云可一年的俸禄了。
而且物以稀为贵,若是特别题字、或是写的情诗什么的,更是抢手。对有未出阁闺女的富庶之家来说,没有定亲、没有相好、更从不涉足花街柳巷的裴大公子的字,称得上可遇而不可求。
要问裴明可那脑袋,不会写诗怎么办?简单!裴家多少弟弟妹妹,一人凑一句,还炮制不出一首感人肺腑的情诗么?诗句之间的跳跃感,还令坊间不住称赞呢。
所以,裴大公子只需要誊写就可以了。
(所以,裴明可本该是条米虫,却又不是纯粹的米虫。)
裴明可学识渊博。
要让裴公子背一篇名作,他很可能背不出来。然而他以他记住的只言片语,冠以开场白“古人云”串联起来,也显得文思敏捷,活学活用。
又加在座时,裴明可总是寡言少语、恭谦有礼,虽显得满腹经纶却不爱张扬,父辈祖辈的同僚们——那些爱宣讲的大学士们,便对他赏识不已。
裴明可品味闲雅。
他不是饕餮行家,但有裴家的家底,也遍尝各地珍馐。论起胃口来,说挑剔也挑剔。他看得上眼的,味道自然不差。
若是饭馆开业之初,能请到裴大公子从外行的角度指点一二,店家的招牌也就算是打响了。若是能让他做回头客,这食楼自会财源广进。
裴明可慧眼识珍。
若说以上种种还确有其事或者牵强附会的话,这条真是太冤枉裴明可了。要说真懂行,那也只有毛笔墨汁砚台宣纸这类写字用的玩意儿。
他实则完全不识货,只要他觉得好看,价钱又适中,便会买下。因此,太贵的字画他一律不买,杜绝了那些据说是前朝名家的临仿手笔。若是真被他买到了赝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