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先一步赶到的。”

    “不。”

    他说不出别的话来。

    夏清源眸光似水,温柔缠绵,仿佛在哄着婴孩一般:“你忘了,我会‘七截杀’的阵法。这苍茫草原,正是最好的战场。退了太子的刺客,我去寻你……”他想了一想,欢乐地道,“或者你来寻我,好不好?”

    “不好。”他一向沉着自制,却像个孩童一般执拗不依不饶。

    “西凉街昭华巷三十五号门庭,若遇到难处,便去那里。”夏清源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像小时候那般握住他的手指,仿佛催促一样,轻轻地道:“去吧。”

    “去吧。”

    他不能违逆他的话。他从来不能,也不曾愿意违逆他的话。

    赵凤玉调转马头,一路狂奔,所有的前尘往事、恩爱缠绵,压得他几乎窒息。

    他永远都不知道,“七截杀”需要一个武功极高的守着阵眼,承着入阵之人的拼死反击,而除了当年一剑平昆仑的夏回鸾,再没有人能够做到。

    开永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文和王赵凤玉抵达京城,代天子之职。

    六月十六,太子赵凤声在大理的支持下,起兵叛乱。所打旗号,乃是寻到了先帝遗孤,要辅佐大宋正统之君。

    名正而言顺,四方将领按兵不动,大理王军一直攻到帝京城门之下。主帅段青衣望见城楼上“苏”字战旗,不敢强攻,驻兵三十里之外静候时机。

    赵凤玉独自一人走出宫门,顺着西凉街,找到昭华巷三十五号门庭。

    院子里草木横生,象是荒废之宅。院门虚掩,赵凤玉推开门,一直走进 Yi-n 暗破旧的屋子里。

    屋里,坐着一个人。

    听到了声响,那人回过头来,面容精致秀丽,一双杏目顾盼生辉。

    虽然记忆稀薄,却一眼便能在那张脸上,找出先帝和容抒妃的影子。

    赵凤玉愣在当地,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是谁?”

    “我?”那人望着他,微微笑了,“你又是谁?”

    声音低沉暗哑,仿佛很久都不曾开口说话。

    “我姓赵,名凤玉。”

    那人道:“你要真是赵凤玉,总该有信物。”

    赵凤玉怔了一怔:“并没有……”

    “不会的。”那人肯定道,“他一定给了你信物。”

    这个“他”字,听得赵凤玉心都揪了起来。信物……他何曾给过他什么信物?那青年与他相识了十九年,一起吃过饭,一起练过武,一起奏过琴……

    他忽然一凛,手伸到腰间, M-o 出一块蓝田玉来。这是段青衣论文潇湘楼,那月白长衫的青年抱着长天琴在他府上醉酒之时,遗留在床上的。

    屋里的人笑道:“正是此物。”

    伸手接过,在地上猛地一摔,从玉中掉出一颗药丸,那人兑水吃了,转回屋里,取出一个木盒,在赵凤玉的面前小心地打开来。

    “城外东西两地,各在半年前埋伏下八千人马,皆是昔日鹰军精锐之师,能以一当十,可用‘白玉京’传讯烟火调遣。此有寄给四方将领的书信十九封,是他亲笔所书。方才那玉中的药乃是剧毒,一年之后便会毒发,你有足足一年,用我来解这京师之围。”

    那人从盒中取出一个明黄卷轴,抬起一双杏目,微笑着注视着他:“赵凤玉,他千方百计寻到相像之人,我已等了你六年。这卷轴,乃是开永十二年业帝的圣旨,传位给先帝遗孤。从今日起,我便是先帝和容抒妃之子,姓赵,名凤归。”

    这是那惊才绝艳、算无遗策的青年,最后的一算。

    开永二十四年九月,段青衣因一瞬迟疑,丧失攻城良机,先帝遗孤赵凤归即位,改号明道。二十五年三月,大理战败,太子赵风声身死,段青衣下狱。六月,赵凤归传位于文和王赵凤玉,改号乾兴,为景帝。

    其后三年,景帝整肃朝纲,改换朝臣,重新起用兵部侍郎曾广文、礼部侍郎李文若、刑部侍郎卫小可,升任为尚书。释出大理段青衣,使之归大理,继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