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2)
要是失败了,七年攒下的钱都打水漂了。
没关系,他想,失败了就再去找个工,继续赚钱,继续攒钱。
幸运的是,“包你喜欢”开起来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他开始给自己制定下一个计划。
他想买一个店面。
他想,如果店铺有挑高层,他可以像现在这样,住在二楼。住在店里是最方便的,早上醒了,下楼就能开始做事。如果先买房,房子要是离店铺远,一天来来回回很麻烦。自己没有店面,房东想涨价就涨价,想租给别人就租给别人,搬来搬去,要是离自己买的房子越来越远,反而更不方便。
按南州的市价,一个能开早餐店的店面,建筑面积五十平的话,好一点的地段,至少要一百多万。一百多万,这对一开始的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是包子店第一年营业结束,许顺和清点营业额跟利润的时候发现,也不是那么遥远,攒个十年,也许就能完成目标。算上也许会发生一些意外,以及各种花费,许顺和想,希望在他四十岁的时候,能完成买店铺这个雄心壮举。
买完店铺后,再考虑买房子的事。到时候店铺的位置已经确定了,他再在附近找找房子,他自己一个人住,买一个小房子就够了,四五十平的。可即使是四五十平的房子,在南州也要一百多万到两百万。许顺和希望在他五十岁的时候,能完成买房子的计划。
许顺和给自己买了五险一金,后来给杨家盛也买了。他想,到时候买房,他还算是首套房,用公积金贷款利率低。只要店里面生意稳定,他还贷就没问题,就算生意不稳定,他把买到的店铺租出去,也能用店租来抵房贷。到时候,也许能提前几年住上自己的房子。
等到房贷还完,他就可以退休了。到老年,他既有养老金,又有店租,养老很有保障。
至于买车,根本没有在他的计划里出现过。
在勤俭节约的许顺和看来,汽车属于消耗品,每年都要花几千块的保险,上路就耗油。油费一年比一年高,车辆一年比一年贬值,二手根本卖不出几个钱。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又方便。
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都在包子店里忙忙碌碌,活动范围就是包子店到市场这一小段距离,根本没有用到车的时候。偶尔去批发市场买东西,坐公交车多方便,再不济打个滴滴,也很实惠。
总之,他丝毫不考虑买车的事。
直到他有了小男友。
杨家盛是个喜欢到处走来走去的人,自从杨家盛到了“包你喜欢”,许顺和才开始渐渐走出店门。
他开始有了点娱乐活动。
一开始是看电影、逛公园、逛逛南州的景点,后来两个人渐渐的,偶尔也会去外面吃饭。杨家盛知道他节俭,不会浪费钱带着他到处胡吃海喝,而是在手机上找美食博主的推荐,找网友们吃过的反馈,确认靠谱,才带着他去。
他们吃过商场里的精装修餐厅,吃过路边的小摊子,吃过人均十五的小馆子,吃过中餐,吃过西餐。杨家盛还带许顺和去吃日料,吃完许顺和只觉得吃了一肚子的莫名其妙,生的东西怎么会好吃呢?还是得煮熟的啊!他们还吃过一次披萨,许顺和边吃边感慨,这个披萨可比包子赚钱多了,都是面食,加的肉也没有比包子里的肉多,卖这么贵!
许顺和三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杨家盛带他去吃599一位的海鲜自助餐,回来被许顺和一直念叨太贵了。杨家盛可怜兮兮地看着他,说:“生日一年只有一次啊,我想好好给你庆祝。我不会煮饭,可我想请你吃大餐……平时我也不会乱花钱啊……”
小狗崽子这么一说,许顺和就没声了。
是,一年到头,两个人也就过生日的时候奢侈一点,平时杨家盛几乎是一毛钱不花,除了带许顺和出门。他说他已经花哥哥的住哥哥的吃哥哥的,出去玩得他来付钱,许顺和就由着他去了。
许顺和只好说:“尝过新鲜就可以了,想吃海鲜我去市场给你买,我都会做。”
杨家盛抱着他就亲,不让他
没关系,他想,失败了就再去找个工,继续赚钱,继续攒钱。
幸运的是,“包你喜欢”开起来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他开始给自己制定下一个计划。
他想买一个店面。
他想,如果店铺有挑高层,他可以像现在这样,住在二楼。住在店里是最方便的,早上醒了,下楼就能开始做事。如果先买房,房子要是离店铺远,一天来来回回很麻烦。自己没有店面,房东想涨价就涨价,想租给别人就租给别人,搬来搬去,要是离自己买的房子越来越远,反而更不方便。
按南州的市价,一个能开早餐店的店面,建筑面积五十平的话,好一点的地段,至少要一百多万。一百多万,这对一开始的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是包子店第一年营业结束,许顺和清点营业额跟利润的时候发现,也不是那么遥远,攒个十年,也许就能完成目标。算上也许会发生一些意外,以及各种花费,许顺和想,希望在他四十岁的时候,能完成买店铺这个雄心壮举。
买完店铺后,再考虑买房子的事。到时候店铺的位置已经确定了,他再在附近找找房子,他自己一个人住,买一个小房子就够了,四五十平的。可即使是四五十平的房子,在南州也要一百多万到两百万。许顺和希望在他五十岁的时候,能完成买房子的计划。
许顺和给自己买了五险一金,后来给杨家盛也买了。他想,到时候买房,他还算是首套房,用公积金贷款利率低。只要店里面生意稳定,他还贷就没问题,就算生意不稳定,他把买到的店铺租出去,也能用店租来抵房贷。到时候,也许能提前几年住上自己的房子。
等到房贷还完,他就可以退休了。到老年,他既有养老金,又有店租,养老很有保障。
至于买车,根本没有在他的计划里出现过。
在勤俭节约的许顺和看来,汽车属于消耗品,每年都要花几千块的保险,上路就耗油。油费一年比一年高,车辆一年比一年贬值,二手根本卖不出几个钱。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又方便。
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都在包子店里忙忙碌碌,活动范围就是包子店到市场这一小段距离,根本没有用到车的时候。偶尔去批发市场买东西,坐公交车多方便,再不济打个滴滴,也很实惠。
总之,他丝毫不考虑买车的事。
直到他有了小男友。
杨家盛是个喜欢到处走来走去的人,自从杨家盛到了“包你喜欢”,许顺和才开始渐渐走出店门。
他开始有了点娱乐活动。
一开始是看电影、逛公园、逛逛南州的景点,后来两个人渐渐的,偶尔也会去外面吃饭。杨家盛知道他节俭,不会浪费钱带着他到处胡吃海喝,而是在手机上找美食博主的推荐,找网友们吃过的反馈,确认靠谱,才带着他去。
他们吃过商场里的精装修餐厅,吃过路边的小摊子,吃过人均十五的小馆子,吃过中餐,吃过西餐。杨家盛还带许顺和去吃日料,吃完许顺和只觉得吃了一肚子的莫名其妙,生的东西怎么会好吃呢?还是得煮熟的啊!他们还吃过一次披萨,许顺和边吃边感慨,这个披萨可比包子赚钱多了,都是面食,加的肉也没有比包子里的肉多,卖这么贵!
许顺和三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杨家盛带他去吃599一位的海鲜自助餐,回来被许顺和一直念叨太贵了。杨家盛可怜兮兮地看着他,说:“生日一年只有一次啊,我想好好给你庆祝。我不会煮饭,可我想请你吃大餐……平时我也不会乱花钱啊……”
小狗崽子这么一说,许顺和就没声了。
是,一年到头,两个人也就过生日的时候奢侈一点,平时杨家盛几乎是一毛钱不花,除了带许顺和出门。他说他已经花哥哥的住哥哥的吃哥哥的,出去玩得他来付钱,许顺和就由着他去了。
许顺和只好说:“尝过新鲜就可以了,想吃海鲜我去市场给你买,我都会做。”
杨家盛抱着他就亲,不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