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1/2)
一样。”
张笺的答案很是含糊,“也许吧。”
“但我没得选。”
他的罪孽染得太多了,子然一身是他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必须的惩罚。
萧子宴同样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张笺拿的是攻剧本,大概就是竹马了
第69章 番外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孟郊的 《 登科后 》 ,这一句诗用在此处恰恰合适。
朝术坐在酒楼的二楼里,趴在窗户边,望着街上喧闹的场景。
不只他一人是这样做,有不少人都从二楼上边探头探脑地往下望,街上都围满了人。
鞭炮声阵阵,还有敲着铜锣高声喊的人。
那些中第的进士们坐在高头大马上,身着御赐的进士服,一个个意气风发,眉宇轩昂。
众人皆知新帝是位雄才大略且励精图治的人,跟了他之后,不伯不大有作为。
这让年轻的进士们如何不激动,如何不骄傲呢。
古有掷果盈车,看杀卫玠。
今有状元郎坐于马上,被围得水泄不通。
若非有城里的守卫过来疏通人群,怕是他今儿个想出去都不行。
“这就是状元郎么,好生俊俏。”
“便是许个探花郎都没问题了。”
“ 恐怕是学问过人,点个探花可惜了。”
朝术撑在下巴歪头望去,杜如兰不似旁人那般喜上眉梢,脸上仍是平淡的表情,这幅宠辱不惊的模样,也真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男子。
古往今来,三元及第的人怕是五根手指都数得过来。
况且,他家中教养极好,想来杜如兰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也不是很在意如今这一场面。
倒是杜如兰才去参加科举不久,没想到就在几年之内得此殊荣。
他不久就会外派去地方做官,如果运作得当的话,留在京城也无不可,可是他们这些有志向的人,却总得深入民间去瞧瞧,看看百姓的真正模样,绝非稳坐高台之上,不沾染片许人间烟火。
朝术打量得入了神,不知什么时候杜如兰抬起了头,在经过他所处的酒楼时,方才还不咸不淡的脸上忽地多出了几分淡雅的微笑。
所谓翩翩公子,温润如玉莫过于此了吧。
女子们的惊呼声传来,更有甚者还大胆地扔出了香帕,只是他看也不看,半分怜香惜玉也无。
朝术无言,杜如兰这人,也是生得骄矜又高傲。
不久后,杜如兰果真选了外派做官,要去那十里八方都晓得的偏僻小县城。
分明是穷乡僻壤,旁人晓得了躲还来不及,就是他独一无二,非得迎难而上。
这性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随了他杜家的高傲,不过且看他亲父杜丞相都未曾多言,旁人又有何资格置喙。
想来人家杜家本就是钟鸣鼎食之家,若是要去那乡下历练,也不会差到哪去,和那些寒门子弟一样么,便都深以为然,不再探究了。
大众眼中的清高孤傲杜如兰也有烦扰之时,便是他的婚事,母亲总觉得他该成家了,总是操心他房内之事,想给他塞通房,想逼他去相看姑娘。
他不胜烦扰,背上自己的行装就急匆匆地离开,不知情的人恐怕还以为他是来逃难的。
然而这一回相送的人少,不似其他友人,身旁都有一大队人马作别,想来也是他走得急且通知不到位的缘故。
可这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他没必要事事遗憾惋惜。
杜如兰这一回要当上一次不孝子,只留了一封书信,拿上任命书就带着自己的小厮离开。
他再看一眼自己待了有二十余年的京城,大半人生都耗在这里面,嬉笑怒骂、欢喜忧愁的记忆都在这座高达巍峨,明星煌煌的古城中,便是惦念的人也在这其中。
跃过古城门墙,再极力远眺,也瞧不见这座城中最高的建筑,藏在皇城内,高高在上地俯瞰众
张笺的答案很是含糊,“也许吧。”
“但我没得选。”
他的罪孽染得太多了,子然一身是他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必须的惩罚。
萧子宴同样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张笺拿的是攻剧本,大概就是竹马了
第69章 番外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孟郊的 《 登科后 》 ,这一句诗用在此处恰恰合适。
朝术坐在酒楼的二楼里,趴在窗户边,望着街上喧闹的场景。
不只他一人是这样做,有不少人都从二楼上边探头探脑地往下望,街上都围满了人。
鞭炮声阵阵,还有敲着铜锣高声喊的人。
那些中第的进士们坐在高头大马上,身着御赐的进士服,一个个意气风发,眉宇轩昂。
众人皆知新帝是位雄才大略且励精图治的人,跟了他之后,不伯不大有作为。
这让年轻的进士们如何不激动,如何不骄傲呢。
古有掷果盈车,看杀卫玠。
今有状元郎坐于马上,被围得水泄不通。
若非有城里的守卫过来疏通人群,怕是他今儿个想出去都不行。
“这就是状元郎么,好生俊俏。”
“便是许个探花郎都没问题了。”
“ 恐怕是学问过人,点个探花可惜了。”
朝术撑在下巴歪头望去,杜如兰不似旁人那般喜上眉梢,脸上仍是平淡的表情,这幅宠辱不惊的模样,也真不愧是连中三元的男子。
古往今来,三元及第的人怕是五根手指都数得过来。
况且,他家中教养极好,想来杜如兰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也不是很在意如今这一场面。
倒是杜如兰才去参加科举不久,没想到就在几年之内得此殊荣。
他不久就会外派去地方做官,如果运作得当的话,留在京城也无不可,可是他们这些有志向的人,却总得深入民间去瞧瞧,看看百姓的真正模样,绝非稳坐高台之上,不沾染片许人间烟火。
朝术打量得入了神,不知什么时候杜如兰抬起了头,在经过他所处的酒楼时,方才还不咸不淡的脸上忽地多出了几分淡雅的微笑。
所谓翩翩公子,温润如玉莫过于此了吧。
女子们的惊呼声传来,更有甚者还大胆地扔出了香帕,只是他看也不看,半分怜香惜玉也无。
朝术无言,杜如兰这人,也是生得骄矜又高傲。
不久后,杜如兰果真选了外派做官,要去那十里八方都晓得的偏僻小县城。
分明是穷乡僻壤,旁人晓得了躲还来不及,就是他独一无二,非得迎难而上。
这性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随了他杜家的高傲,不过且看他亲父杜丞相都未曾多言,旁人又有何资格置喙。
想来人家杜家本就是钟鸣鼎食之家,若是要去那乡下历练,也不会差到哪去,和那些寒门子弟一样么,便都深以为然,不再探究了。
大众眼中的清高孤傲杜如兰也有烦扰之时,便是他的婚事,母亲总觉得他该成家了,总是操心他房内之事,想给他塞通房,想逼他去相看姑娘。
他不胜烦扰,背上自己的行装就急匆匆地离开,不知情的人恐怕还以为他是来逃难的。
然而这一回相送的人少,不似其他友人,身旁都有一大队人马作别,想来也是他走得急且通知不到位的缘故。
可这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他没必要事事遗憾惋惜。
杜如兰这一回要当上一次不孝子,只留了一封书信,拿上任命书就带着自己的小厮离开。
他再看一眼自己待了有二十余年的京城,大半人生都耗在这里面,嬉笑怒骂、欢喜忧愁的记忆都在这座高达巍峨,明星煌煌的古城中,便是惦念的人也在这其中。
跃过古城门墙,再极力远眺,也瞧不见这座城中最高的建筑,藏在皇城内,高高在上地俯瞰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