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2)
的茶壶也只配了两个小杯子。
“只是临时落脚的地方,不必介意。”小二摆摆手笑道,“我见仁兄很是亲切,故而起了结交之心,不知仁兄意下如何?”说着伸手往脸上一抹,竟撕下一张人皮面具来,露出少年原本的面容,目若星辰,顾盼飞扬。
少年伸手道:“我也不知道我姓什么,我师父叫我阿珲,从玉珲,你也这么叫我好了。”
殷璇笑着伸出手,道:“这么有意思的朋友不结交却是我的脑子糊涂了。我叫殷璇,从玉璇,想来我们也是有缘分的。
阿珲嘿嘿一笑,道:“刚才我说有个有意思的事情,现在就给你瞧瞧。”于是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来,递给殷璇。
殷璇接过,见手上之物大如雀卵,浑圆莹白,隐隐有一抹青色,下面结着一个玄色的双福如意结,不由道:“这是……夜明珠?”
阿珲点点头:“也不全是,你可知聚窟洲?古书有云,聚窟洲在西海中,有反魂树,可得奇香,今唤还魂香即是。大如雀卵,黑如桑椹。昔年汉武帝时,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
殷璇一愣,下意识举起珠子对着光线,不禁道:“这里面是……?”
“没错,就是还魂香。”阿珲嘻嘻笑道,“所以我说那个道士不识货,这个是大颗明珠掏空了藏进去一枚还魂香,明珠虽好,但日夜风吹日晒雨淋,很容易失其本 Xi_ng 。”他转身从箱子里翻出一个丝绒做的荷包来,将夜明珠放进去,又小心翼翼地塞在怀里。
殷璇忍不住问道:“你要还魂香作什么?救人吗?”
阿珲抿了抿嘴,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涩:“我知道这是我一厢情愿,但对我而言太重要了,哪怕……我也要试一试。”
“可是还魂香是否有用,谁都说不清啊。昔年无论汉武帝,还有秦始皇时徐福出东海寻瀛洲,最终不得所踪。”
“所以我还想找到江湖上盛传的七明芝。”
七明芝的名字殷璇出门以来还是听说过的,道:“那么你要去哪里?”
“先去海边,后回黄山。”
“好,我和你一起去。”
阿珲睁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殷璇,迟疑道:“我说了你可别恼,你虽一身白丁之服,但棉布也是松江府的上好棉布,想来家境优越。此番路遥姑且不论,黄山山道陡峭,险象环生,你可担当得起?”
殷璇听了也不恼,点头道:“你说的有理,你我一见知交,岂能不同行?更何况凭我手中之剑,想来也可证明一二。”说着他手上一抖,土布散开来,露出玄黑色的暗纹来。
阿珲接过剑,剑并不长,稍显沉重,但在殷璇手中轻如童子戏耍用的竹剑。拔剑出鞘,剑身光滑如水,依旧是一抹沉色,却有凛然之气,仿若一挥即能定天下。
他沉吟良久,忽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抬头笑道:“我道那道士不识货,原来是我自己不识货。若是没错,这是昆吾剑,今能得见,此生了矣。”
殷璇脸上露出笑来:“故而我说没交错朋友,你有如此学识,我真甘拜下风,往日读的那些书真成了烂纸堆。”顿了顿又道,“那么现在看来,如何?”
阿珲大笑,伸手拍拍他的肩:“就这么定了。”
[注1]还魂香,出自《海内十洲记》,据传乃西汉东方朔所撰。
[注2]七明芝,出自《花镜》,清朝陈淏子所撰。
之二
殷璇素来对人情世故看得极淡,心里知道其中关节要紧,却不知为何就是提不起劲。此番经历倒让他觉得结交了一个真心朋友,结伴同行,一路上倒也是谈笑风生。
两人去码头找船家,准备从钱塘江出海,沿着东海一路向前。殷逸问道:“你可是要往那里找么?”
阿珲道:“江湖有传言说东海边长七明芝,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想试试运气。”
殷璇思忖道:“既然如此,出海须得好船,此事包在我身上,船帮我倒是认识些的。”
阿珲一脸笑嘻嘻:“有劳了。”也不
“只是临时落脚的地方,不必介意。”小二摆摆手笑道,“我见仁兄很是亲切,故而起了结交之心,不知仁兄意下如何?”说着伸手往脸上一抹,竟撕下一张人皮面具来,露出少年原本的面容,目若星辰,顾盼飞扬。
少年伸手道:“我也不知道我姓什么,我师父叫我阿珲,从玉珲,你也这么叫我好了。”
殷璇笑着伸出手,道:“这么有意思的朋友不结交却是我的脑子糊涂了。我叫殷璇,从玉璇,想来我们也是有缘分的。
阿珲嘿嘿一笑,道:“刚才我说有个有意思的事情,现在就给你瞧瞧。”于是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来,递给殷璇。
殷璇接过,见手上之物大如雀卵,浑圆莹白,隐隐有一抹青色,下面结着一个玄色的双福如意结,不由道:“这是……夜明珠?”
阿珲点点头:“也不全是,你可知聚窟洲?古书有云,聚窟洲在西海中,有反魂树,可得奇香,今唤还魂香即是。大如雀卵,黑如桑椹。昔年汉武帝时,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
殷璇一愣,下意识举起珠子对着光线,不禁道:“这里面是……?”
“没错,就是还魂香。”阿珲嘻嘻笑道,“所以我说那个道士不识货,这个是大颗明珠掏空了藏进去一枚还魂香,明珠虽好,但日夜风吹日晒雨淋,很容易失其本 Xi_ng 。”他转身从箱子里翻出一个丝绒做的荷包来,将夜明珠放进去,又小心翼翼地塞在怀里。
殷璇忍不住问道:“你要还魂香作什么?救人吗?”
阿珲抿了抿嘴,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涩:“我知道这是我一厢情愿,但对我而言太重要了,哪怕……我也要试一试。”
“可是还魂香是否有用,谁都说不清啊。昔年无论汉武帝,还有秦始皇时徐福出东海寻瀛洲,最终不得所踪。”
“所以我还想找到江湖上盛传的七明芝。”
七明芝的名字殷璇出门以来还是听说过的,道:“那么你要去哪里?”
“先去海边,后回黄山。”
“好,我和你一起去。”
阿珲睁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殷璇,迟疑道:“我说了你可别恼,你虽一身白丁之服,但棉布也是松江府的上好棉布,想来家境优越。此番路遥姑且不论,黄山山道陡峭,险象环生,你可担当得起?”
殷璇听了也不恼,点头道:“你说的有理,你我一见知交,岂能不同行?更何况凭我手中之剑,想来也可证明一二。”说着他手上一抖,土布散开来,露出玄黑色的暗纹来。
阿珲接过剑,剑并不长,稍显沉重,但在殷璇手中轻如童子戏耍用的竹剑。拔剑出鞘,剑身光滑如水,依旧是一抹沉色,却有凛然之气,仿若一挥即能定天下。
他沉吟良久,忽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抬头笑道:“我道那道士不识货,原来是我自己不识货。若是没错,这是昆吾剑,今能得见,此生了矣。”
殷璇脸上露出笑来:“故而我说没交错朋友,你有如此学识,我真甘拜下风,往日读的那些书真成了烂纸堆。”顿了顿又道,“那么现在看来,如何?”
阿珲大笑,伸手拍拍他的肩:“就这么定了。”
[注1]还魂香,出自《海内十洲记》,据传乃西汉东方朔所撰。
[注2]七明芝,出自《花镜》,清朝陈淏子所撰。
之二
殷璇素来对人情世故看得极淡,心里知道其中关节要紧,却不知为何就是提不起劲。此番经历倒让他觉得结交了一个真心朋友,结伴同行,一路上倒也是谈笑风生。
两人去码头找船家,准备从钱塘江出海,沿着东海一路向前。殷逸问道:“你可是要往那里找么?”
阿珲道:“江湖有传言说东海边长七明芝,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想试试运气。”
殷璇思忖道:“既然如此,出海须得好船,此事包在我身上,船帮我倒是认识些的。”
阿珲一脸笑嘻嘻:“有劳了。”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