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2/2)
一日, 两日,三日。
鹿安清回来,已有三日。
京都城外, 再不曾出现灾祸。
这般奇特的变化,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可在众人寻找鹿安清的踪迹时, 却发现, 鹿安清已经离开了京都。
带着太史令的尸体。
太史令早在数月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即将死去的期限, 早已经做足了准备。
明武刚踏进史馆时,就已经看到无数条悬浮在半空的“令”好似终于找到了主人, 疯狂地朝他涌了过来。
这些伴随着太史令陨落后出现的“令”, 就是太史令从一开始就安排好的后手。
明武会是下一任太史令。
明武:“……”
他本以为,会是鹿安清。
论实力, 鹿安清比他强得多。
江臣得知他的想法, 忍不住笑了起来。
“怎可能?你知道鹿祝史那个性格, 连在京城都算是为难他, 怎么愿意会在史馆内留守一辈子?”
江臣的声音带着幽幽叹息。
“只是没想到, 鹿安清的鹿, 居然是鹿家的鹿。”
隐约听过一些,可是世家大族, 他们并不爱接触, 也甚少去探寻其他人的隐私, 以至于鹿家出事时,他们后知后觉才意识到, 这个鹿和鹿安清的鹿,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鹿家倒了。
他们家备受宠爱的嫡长子鹿途被人废了, 为了照顾他, 尤其是他在黑夜就会惨叫的毛病,他的屋舍都是彻夜通明。
在夜半时分,鹿途不知怎么从床上滚下来,撞倒了屋内的燃烛。火势最先是从他的屋子燃起来的,而后一路向南,将整个正屋一起吞噬。
长房全都没逃出来,全数葬身在火海里。
鹿家许多事情,都是长房把持着,一瞬间整个长房都没了,余下的旁支顾着争权夺势都来不及,已经开始内斗了。
趁他病,要他命。
是许多世家心照不宣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鹿家余下的人说要找鹿安清,这才暴露出了鹿安清和鹿家的关系。
只是这个时候,连史馆都找不到鹿安清的踪影,更别说是鹿家。
而新帝……
此刻京都城内,并没有随着灾祸离去,而变得多么安逸。新帝接连颁布了几道政令,惩处都是在这次灾祸事端里很是消极的官员或者世家。
此时百姓正是感激祝史之时,对于那些消极抵抗,甚至想要丢下百姓逃亡的人自然毫无好感,再加上朝中百官的态度,事情处理得很是果断顺利。
只是除了上朝,寻常官员想要见到公西子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若不是朝事还在正经处理,他们怕不是以为,公西子羽已经随着鹿安清离开京都了呢!
说到灾祸,并不是只有京都城外的灾祸消失了,就连各地也再没有灾祸出现的传闻。虽然只有这么短短的时日,尚不确定到底是全部都消失了,还是数量减少,可是莫名的,明武心中就有一种预感。
灾祸,或许不会再出现了。
明武在日
鹿安清回来,已有三日。
京都城外, 再不曾出现灾祸。
这般奇特的变化,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可在众人寻找鹿安清的踪迹时, 却发现, 鹿安清已经离开了京都。
带着太史令的尸体。
太史令早在数月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即将死去的期限, 早已经做足了准备。
明武刚踏进史馆时,就已经看到无数条悬浮在半空的“令”好似终于找到了主人, 疯狂地朝他涌了过来。
这些伴随着太史令陨落后出现的“令”, 就是太史令从一开始就安排好的后手。
明武会是下一任太史令。
明武:“……”
他本以为,会是鹿安清。
论实力, 鹿安清比他强得多。
江臣得知他的想法, 忍不住笑了起来。
“怎可能?你知道鹿祝史那个性格, 连在京城都算是为难他, 怎么愿意会在史馆内留守一辈子?”
江臣的声音带着幽幽叹息。
“只是没想到, 鹿安清的鹿, 居然是鹿家的鹿。”
隐约听过一些,可是世家大族, 他们并不爱接触, 也甚少去探寻其他人的隐私, 以至于鹿家出事时,他们后知后觉才意识到, 这个鹿和鹿安清的鹿,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鹿家倒了。
他们家备受宠爱的嫡长子鹿途被人废了, 为了照顾他, 尤其是他在黑夜就会惨叫的毛病,他的屋舍都是彻夜通明。
在夜半时分,鹿途不知怎么从床上滚下来,撞倒了屋内的燃烛。火势最先是从他的屋子燃起来的,而后一路向南,将整个正屋一起吞噬。
长房全都没逃出来,全数葬身在火海里。
鹿家许多事情,都是长房把持着,一瞬间整个长房都没了,余下的旁支顾着争权夺势都来不及,已经开始内斗了。
趁他病,要他命。
是许多世家心照不宣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鹿家余下的人说要找鹿安清,这才暴露出了鹿安清和鹿家的关系。
只是这个时候,连史馆都找不到鹿安清的踪影,更别说是鹿家。
而新帝……
此刻京都城内,并没有随着灾祸离去,而变得多么安逸。新帝接连颁布了几道政令,惩处都是在这次灾祸事端里很是消极的官员或者世家。
此时百姓正是感激祝史之时,对于那些消极抵抗,甚至想要丢下百姓逃亡的人自然毫无好感,再加上朝中百官的态度,事情处理得很是果断顺利。
只是除了上朝,寻常官员想要见到公西子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若不是朝事还在正经处理,他们怕不是以为,公西子羽已经随着鹿安清离开京都了呢!
说到灾祸,并不是只有京都城外的灾祸消失了,就连各地也再没有灾祸出现的传闻。虽然只有这么短短的时日,尚不确定到底是全部都消失了,还是数量减少,可是莫名的,明武心中就有一种预感。
灾祸,或许不会再出现了。
明武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