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官夫人脸颊一热,心里不由自责起来,她这个当娘的,竟然粗心到连女儿的心思都未察觉,还真是,差点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呢!

    一不小心触到丈夫紧绷的脸色,她刚舒展的心情,突然又悬了起来。唉,到底是两百条人命,真的能因一场联姻抵消掉吗?

    第009章 祭祀先帝

    这边太皇太后有心为小皇帝张罗亲事,那边小皇帝自己却无暇去考虑任何事。因为接下来的这一天,将是她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既是先帝忌日,自己的生日,又是举国欢庆的中秋节日。为了不扰了全国人民举家团圆的雅兴,朝廷历来协调的办法是,把一天分两半过,从子时开始祭祀先帝,午时之后庆万寿和中秋。

    因此八月十五一整天,她既要去太庙拜祭先帝,又要回宫主持中秋大典,根本就没有时间睡觉。子时刚过,就要被人从尧华殿的龙塌上捞起来,由尚衣署的宫女服侍着更衣,赶往祭祀大典现场。

    祭礼之日,李攸烨须着衮冕,以示庄重。尚衣署的人丝毫不敢马虎,早早就捧了冕冠冕服侯在殿外,等候传唤。待李攸烨洗漱过后,御前大总管杜庞拂尘一挥,她们便结队进殿,有条不紊地伺候皇帝更衣。

    在穿礼服的时候李攸烨是没有任何说不的权利的,给什么她就必须穿什么,如果她不穿,或者是穿得时候少戴了哪两样配饰,被礼部尚书高显那老头发现了,必又会是一顿喋喋不休的教训,严重了甚至连尚衣署的宫女都要受责罚。

    因此,穿衣的时候她全程就像个牵线木偶,任尚衣宫女在自己身上上下其手的穿戴,有时候还会提醒她们别忘了这个,别忘了那个,免得受罚。好在尚衣宫女都是受过长时间训练的,手法极其熟练、轻柔,且一丝不苟,很少会出差错。不过,对于皇帝的好心,她们向来都是会心领受,做起事来更加尽心尽力。

    先从梳头开始,由梳头宫女为李攸烨束好发髻,接着穿衣宫女为她套上衮服。玄衣纁裳一上身,李攸烨便乍开双臂,由尚衣丞亲自为她系上革带,再加敝膝、绶、佩等繁饰,最后系素表朱里大带。

    之后,尚衣丞再从宫女手中接过十二旈珠冕冠,将其郑重戴到李攸烨头上,白玉簪从冠武两侧孔中穿过,固定发髻,两只灵巧的手顺势滑下,将朱缨系于李攸烨颌下。

    充耳坠于耳际,旒珠悬于眼前,瞬间,一个英气勃勃、端严稳重的少年帝王便出现在众人眼前。接过尚衣宫人递来的最后一样挂饰——帝王佩剑,悬于腰际,这套繁琐的穿衣工程才算正式结束。尚衣宫人伏地下拜,恭送她们的帝王起驾登銮。

    李攸烨手握剑柄,一步一步威风凛凛地踏出殿门,侍卫们早在銮驾前恭候圣驾。她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回头扬扬眉毛,“姐姐们,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朕走了!”

    待到那十六人抬的大轿消失在尧华殿的门口,尚衣署的宫女们才敢站起来,往君王消失的方向看一眼,随后就是一叠兴奋至极的欢笑声。那尚衣丞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小皇帝生得一副天人容貌,性格又平易近人,颦笑间就不知有多少颗芳心暗许,只是,那毕竟是天家贵胄,不是一般人能觊觎的,当下免不了又是一阵约束和提醒。

    而此刻被抬往华凤门的李攸烨,正浑身僵硬地挑帘望着门口列队的一班大臣,心里莫名一阵悲哀,哎,今天三跪九叩是免不了了!

    銮驾沿着朱雀大街,一直往南行去,诸位在京的亲王、世子以及列班的大臣,或骑马,或坐车,或乘轿,也都跟着銮驾前往太庙。太庙位于内城东面,因为是深更半夜,百姓大都还在酣眠,太皇太后又明令禁止扰民,所以李攸烨这一路,銮驾虽隆重,但动静却不大。

    到了太庙,李攸烨和众亲王、世子先被请入专门的殿内休息,大臣们也都被安排了歇息的地方。因此,除了礼部的那些人仍在忙,这太庙周围一时倒也安静。

    等到祭祀典礼开始的时候,由李攸烨领衔,各亲王大臣都在先帝牌位前叩首。像这样的祭祀大典,如果没有特殊的情感因素在,是非常的繁琐与无聊的。李攸烨记不清自己跪了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