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一处相伴读书。两人算是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后来一个嫁给了当朝太子,定居京师,一个嫁给了安国侯府的大公子,迁去了蜀地,从此山高路远,竟二十多年没?再见?过面。

    直到今年,安国侯夫人头一次随夫君进京述职,因为佛缘,两位幼时好友才又聚到了一起,虽然已经?二十多年未见?,但那种幼时的熟悉感,还是在她们交流时不经?意散发出来,一眼就能让人感慨万千。

    长公主?难得见?母亲有这样的故交,心里十分安慰。于?是催着李攸烨过来,商量着把安国侯一家迁来京城,也好时常与母亲见?面谈心。

    谁知戚太后对此却不以为然,反而嗔怪她小题大做:“安国侯府世居蜀地,怎能因为我,就让你兰姨家轻易离了故土,若真?如此,不知安家先辈会?怎么?怪我呢。别说你兰姨不愿意,要我,我也不答应。”

    说着拍拍安国侯夫人的手,表明和她一条心的态度。

    长公主?抿嘴一笑,“既然这样,那烦请兰姨以后多往京城走动走动吧!我母后日里对我说的话都不超过半句的,您一来,她这话就多了起来,我也顺便跟着沾光了,所以您以后一定得常来啊!”

    “这丫头,怎么?取笑起我来了。”戚太后嗔了她一眼,随后又笑呵呵地宣布,“你这个指望怕是也没?有了!现在你兰姨是两个人了,安国侯护她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放她千里迢迢劳师远遁地往京师里来,再也没?有比安国侯更会?疼人的了!”

    “两个人?您是说……”

    戚太后看着安国侯夫人且笑不已,但笑中蕴藏的含义?,叫人立即便明白了。

    回去的路上,长公主?告诉李攸烨二人,“我听母亲说,安国侯夫人这是第一胎,她今年已经?四十有二了,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有子女,但是前几?天突然被查出怀了身孕,母亲说是因她平日广结善缘的缘故,所以晚年才会?有福报,你们觉得呢?”

    权洛颖不答,看着旁边的李攸烨,此刻,她正?注视着窗外掠过去的景色,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的微笑。

    因为安国侯夫人是高龄怀孕,经?过戚太后的关照,宫里专门给她配了两名太医,专门照料她的饮食膳补,而长公主?也时常过去关照,代母亲表达问?候,安国侯夫妇为此常常受宠若惊。

    眼看着安国侯述职期限将至,夫妇二人打?算近日便动身返回蜀地。

    这日,长公主?拿了一样厚礼,亲自过府来交到安国侯夫人手中。并言说是太后赏赐给未来的小侯爷或是小县主?的,可以留当纪念,将来也可以做媒聘之用。

    安国侯夫人打?开那刻着精美纹饰的檀木盒,看到一对通体晶莹剔透的玉兔相偎着出现在眼前,一只紧靠着另一只,合在一起是一幅无比契合的画面,但是分开来又各自成一块。

    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难得是那兔子的神态,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竟如同活的一般,令人打?心眼里赞叹、喜欢。

    安国侯夫人一眼便瞧上了这对玉兔对佩,千恩万谢不知该说什么?好,长公主?笑呵呵地应了,说:“这玉佩其实还不止这些功用,如果,将来有一天安国侯府遇到什么?麻烦,夫人也可以此物为信来京城找我,我必会?为夫人效犬马之劳。”

    这日天朗气清,凉风徐徐,吹着一干即将回乡的侯府人马,好不雀跃。

    昨日已经?在践行酒宴上辞别过了,这次马咸的出现,只是一次例行公事,为赶早出京的安国侯府众人打?开城门。

    “安国侯且留步!”在队伍穿过城门即将往西而行时,马咸叫住了他:“安国侯请稍等片刻,宫里来了两位贵人,奉权娘娘之命,特来归还侯夫人物品。”

    安国侯立即勒紧缰绳,示意队伍暂缓前进。马咸引着两位着内廷司服饰的小太监来到队伍前,“就是这两位贵人!”

    安国侯下?马来,有些迷惑不解,他知道妻子一向不喜结交权贵,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宫里那位权娘娘扯上了关系。连忙奉拳道:“何事劳烦权娘娘惦记,二位公公亲自前来,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