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让人有点费解。

    听到云舒的解释,萧谨行才知道,这玻璃制品居然真的不是玉石,而是烧出来的。

    至于所用材料,云舒自然还是保密的。玻璃坊的工作人员也是严格监控的,所有人都签了契约。

    毕竟玻璃的原料真的很容易获得。

    萧谨行想了想,实在是没见过云舒弄过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况且西州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于是问道:

    “那这么说,玻璃岂不是很便宜。”

    云舒点头,“不过这是技术活,人工比较值钱。”

    他现在不能大批量制玻璃器皿,也是因为会吹制法的人太少。也就是笔杆这样的,可以用模具大批量做。

    萧谨行还有一个好奇的点,“你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来西州开店?”不管是如意坊,还是慎独轩,云舒的第一个要求都是要来西州开店。

    云舒叹气,“只能靠外部拉动一下经济了。”

    “可是西州也没什么人能买得起他们的东西啊,就算他们因为玻璃坊的关系,来西州开店,但是对普通西州百姓来说,也没什么利处。”

    萧谨行这话也没有毛病,毕竟如意坊和慎独轩的东西,都不便宜,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

    云舒却道:“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以后买不起,况且,也不指望他们将东西卖给普通百姓……”

    然而具体的打算,云舒却没有再说。

    因为刘经义那边已经摆了宴,差人过来请云舒入席。

    昨晚是三人的小聚,而且事情已经办妥,今天就是为了给云舒面子,让外人知道自己并没有慢待了夏王殿下。

    云舒在沙州又呆了一天,第三日一早,带着边老夫人等人,回了西州。

    而此刻西州的百姓们,眼见着夏王殿下离开了几日未归,越来越自责,生怕夏王殿下寒了心,丢下他们不管,一走了之。

    众人干活都没了前几日的劲头。

    “当家的,你说我们要不要送幺儿去上学?十二三岁去读点书识点字,应该也不错。我看那个吴氏,把家里两个孩子都送去了。

    还有赵氏,她家那个小子之前不是被殿下救了嘛,她也把小子送去学院了,连带着她家周围的几家,也都送过去了。”

    旁边干活的,也不禁凑了过来。

    “老王,我也考虑了好几宿。殿下费那个劲办学院,又不收钱,不就是为了造福我们这些老百姓嘛。

    我听说去学院的那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才过了几天呐,都已经会背诗了。甚至已经有几个大一点的,都可以用树枝写自己的名字了。

    要不,我们也把孩子送过去吧?”

    “就是啊,当家的。本来都是一样的孩子,转眼,人家比咱们家小的,都会识字写自己名字了。咱们家的孩子,还跟咱们一样,是个睁眼瞎。”

    “……”

    动摇的人越来越多。

    人嘛,就怕被比较。原先大家都是一样的差生,突然有人奋起了,眼见着很快就把自己比下去,多少人心里开始不平衡。

    特别是那些被长辈拦着不让上学的孩子,眼见着原来的小伙伴有人已经上了学,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了,瞬间就觉得自己被落下了,吵着闹着也要去上几天学。

    有些百姓想着要不就送去学了看看。有些则想着,送去学两天,回来还是种地,有什么好学的,要学还不如学点手艺。

    -

    由于边老还在新城的学院里上课,云舒回来的时候,也没回西州城,而是直接带着边老夫人和孩子们去了西州学院。

    那些干着活却后悔没有送孩子去上学的人,见到云舒回来了,纷纷放下手中农活,跟着跑去了学院。

    这些人一路上叽叽喳喳,问夏王殿下学院还能不能收学生了。

    其实前几天,他们就已经去过学院了,奈何学院那边的说法是,招生时间已经过了,没有得到夏王殿下的命令,学院不会再次招生。

    这下子有些后悔的人,变成了十分的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