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哪还有一点理智可言?

    杨家在得到逍遥丸的配方和种子后,在自家的几处农庄里,大面积种植了赛牡丹。

    萧谨行他们在拿到杨家的供词后,便杀到那几农庄里,将与赛牡丹相关的所有东西付之一炬,不留下一粒种子。

    杨家的配方是永王利用番邦人透露给杨家的,而永王的配方,则来自于南边的异域人。

    云舒在得到消息后,除了彻查大雍境内外,还令人严查境外人群,防止再有人将这么要命的东西当做货物卖到大雍来。

    除此之外,云舒还下令让工部的器作监,抓紧制作已经在西州广泛运用的农具,争取在开春之前,可以让百姓们用上新的更高效的农具。

    同时云舒还令吕衡带着人,将西州的赋税等政策重新整理一遍,按照京都实际情况,实施新的税赋。

    而这新实行的税赋,明显对农户们更为友好,减轻了庄稼户的负担。

    以前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商业发展越来越快,商人们辗转天南海北赚得盆满钵满。云舒自然不能白白放过如此大额的税款。

    虽然新赋税挖了商人们的心头肉,引得他们心生不满,但云舒紧接着下达了另一条政令。

    而这条政令完全就踩在了商人们的心坎上,让他们欣喜若狂,甚至恨不得多提些税点才好。

    科举制虽然从原先的由高官推荐,改为了平民可自行报名参加,但是这个平民也是分等级的。

    例如商人为贱籍,他们的子嗣便不得科考。

    而云舒的新政令,便是从今年开始,商人子嗣可参加科举。

    这一举措,令多少商人家庭抱头痛哭。他们原先以为迫于生计入了市籍之后,便是彻底断了子孙的仕途。

    没想到有朝一日,子孙们还可以与他人同等参与科考。

    如此一来,商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自然没有人会说夏王的半句不是。

    人人喜笑颜开,尤其是家中有钱后,雇了先生教导子女的家庭。

    见面先问一句,你家今年可要参加院试?都说院试过了就是秀才,说不得今年我家就会多一名秀才公了。

    除了商人们高兴,农户们也笑逐颜开。

    夏王不仅减了他们的税,还让朝廷将新农具租给他们,这租金也不用先付,而是到了秋日后再用粮食抵。

    这不就相当于白用嘛?

    当然了,若是不差钱的,还可以直接买下来。

    如今人人都夸夏王殿下为民做主,是顶顶好的殿下。

    虽然云舒被封了太子,但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夏王殿下。

    当然了,这里也有人不高兴。

    那便是原先紧握教育资源的世家豪门们。

    但如今京都的几家世家一起倒了,就连卢家的一支都快被拔干净了,其他人哪里还敢乱说话。

    至于学子们?

    前些日子京中学子带头闹事,如今还在大牢里关着呢,今年的春闱都赶不上了。其他人如何还敢闹事?

    面对即将多出来的竞争者,他们只能安慰自己,他们多读了那么多年书,哪里是这些今年刚能参加院试,连生员都不是的人可以超越的?

    即便今年参加不了春闱,三年之后这些刚有资格科考的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有这种想法的,主要还是京中学子,或是其他地区那些世家贵族子弟。

    至于此前被云舒只关了三天就放了的外地寒门子弟,则根本没有那么多想法。

    大雍人那么多,没有你,也有他,能不能考上,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硬实力。

    学子们各有想法和打算的时候,云舒此前答应的学子交流会,终于办了。

    主持此次交流会的,便是李老太傅。

    而参与者,除了京都各大书院的学子外,还有许多外地学子,其中就包括不远万里,从西州赶来的一群人。

    余子安拍着胸脯对边实道:“边院长您放心,我们这次一定让他们看看我们西州天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