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知行...我没有走太远...”

    “子徽...”

    “子徽...”

    “子徽...看着我...”

    王桓终于是忍不住,整个人上半身趴到谢宁身前,一直啼哭不止,口中却只剩下“知行”二字,在啼哭中颤抖。

    “子徽...”温热的泪水从谢宁眼角流下,他却不忍合上双眼,一直垂着眼帘,看着自己身上的王桓。

    “子徽...我想先回淮南...”谢宁有气无力地说。

    王桓不停点头,许久后,才从谢宁身上起来。

    二人相视许久,王桓终究忍不住,凑上前便亲到谢宁唇上。

    两年后,嘉荣二十五年。

    一对郎才女貌如神仙眷侣般的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刚会走路没多久的小女孩,从怡都城北门行入。

    没走几步,便看到一个身着朝服的男子急匆匆地迎上前。

    夫人一见,连忙上前,说道:“兄长你这是还没下朝吧?怎么就跑出来了?”

    何联腼腆笑笑,任镜堂这时牵着阿锦连忙上前,鞠躬行礼,一直念叨着“兄长好兄长好”。

    玉嫣略显尴尬丢脸地觑了他一眼。

    四人便沿着胡八街往城中走去。

    路过一处府宅前,阿锦却忽然停下了脚步。

    她抬头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看着那朱色门额,上面还用金漆刻着四个大字。

    她摇了摇任镜堂的手,奶声奶气地问道:“爹爹,那写的什么?”

    而这时刚好有四五小童在门前而过。

    小童口中念着一句诗,是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

    嘉荣二十五年,阳春,微风。

    正文终。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我是在2021年3月12日写完这篇文的。

    这篇文是2020岁8月12日开始下笔的。

    一开始就是有子徽跟知行两个人的影子,就在脑海里,就很想把他们写下来。

    我最记得最开始,他们的影子,是知行在一座破庙里,一直在等子徽。

    所以才有了伽蓝寺。

    所以才有了知行,所以才有了子徽。

    至于谢,王两个姓氏,是去年夏天莫名其妙就想到这句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一直写,很怕有读者骂他们,特别是前头,子徽的隐忍和知行的压抑。

    可是后来想,与其去怕,不如变得更加强大,去保护好他们。

    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水平,不足够去支撑起这个世界。

    可是又想,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就好了,其他的,管个屁。

    如果故事有给你带来过一秒的感动,那我就足够了。

    其实这一本写下来,才发现自己问题真的不少。

    剧情,节奏,文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步。

    那就去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归纳,总结,改善。

    下一本,会更好。

    谢谢小伙伴们一直陪伴到这里,虽然也就那么两三个吧。

    特别,特别,特别,要感谢想吃糖,还有Wen两位小可爱。

    一路以来都很想跟你们说一句谢谢,谢谢一直陪伴,真的给了我很大很大的感动和鼓励。

    不忘初心,感恩努力。世间如初,善不择尽。

    只为归还他们刻骨铭心和自由。

    最后,我加油,你也加油。

    有缘,我们《败类》再见。

    (番外不入v,新开一本在专栏

    (《败类》序章在《王侯番外》里

    (《败类》会改名,已经想好了

    (是什么?你猜猜,猜对了,恭喜你

    (提示?和子誉贤卿的名字有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