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2)
了族长在我脸上的刺青,教我华夏民族的语言,这让我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小乞丐,而不是一个越人乞丐。
后来,兄长带着我一起认了义父。
我曾看到好多次,兄长和义父在一起讨论义理,他们会争辩什么是“三代之治”,什么又是圣王“垂拱而治”,会在一起畅享当天下恢复三代之治的安宁时刻时,天下间将会是一副怎样美好的场景。
我听不懂这些话,也不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每次义父和兄长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只能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吃糕点。
义父一开始觉得我孺子不可教也,但后来却又说我这样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悟性,但乖巧听话也很好。
后来,乖巧听话的我被义父交待了一项任务——他们让我去蜀国,在蜀国王位交替的时刻去到蜀王锦身边,趁机监视蜀王锦。
对于这道命令我大致知道一些原因,毕竟我虽然不愿意和他们探讨那些高深的义理,但却不是个白痴。
蜀国占据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虽然东出困难,但长江三峡口就在蜀国的控制之下。一旦哪天蜀国有不臣之意,就可以派遣大军从三峡顺流而下。顺着湍急的大江,蜀军三日就能抵达临安。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义父和太后都不会容许蜀国这样的高枕无忧。
当年太后娘娘甚至舍弃了自己的妹妹窦河东前往蜀地和亲,可惜棋差一着,窦河东浪费了一生的安乐,最终却变成了一步废棋。
就这样,我带着义父和阿兄带给我的任务来到了蜀国。
第一次见到季锦的时候,我扮作一个会些武义的樵夫,在“劫匪”的攻击下“救”了要回到蜀国继承王位的季锦。
就这样,我跟在季锦身边,成了他的一个小护卫。
最开始我并没有得到季锦的信任,不过这也很正常,若是季锦就这样相信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那他也配不上义父和兄长这样忌惮。
我跟在季锦身边,从一个小护卫做起,兢兢业业,夙兴夜寐。终于,我意识到如果我永远都只是一个这样的小护卫,那我一辈子都别想得到季锦的信任。
于是我找到季锦,对他说: “主公,微臣不想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个护卫,微臣想建功立业,这才方是男儿。”
当时季锦目光深沉地看了我许久,看得我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浑身僵硬,甚至开始忍不住想季锦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然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我?
有那么个瞬间,我甚至都已经在想,如果季锦真的发现了我细作的身份,那我要怎么样才能离开蜀国?
劫持季锦可以吗?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听到季锦说: “好,陟南不愧是我蜀国的大好男儿!这样,孤这就应允你,你去从军吧。”
我当即大喜过望。
季锦什么都没有给我,我带去军营的只有几件换洗的衣裳和自己带来的一把破旧的青铜剑。
当年越王勾践用一把青铜剑开启了越人的辉煌时刻,多年之后,他的后人必然也可以一把长剑走遍天下。
我抱着我的剑,心想,我的机会要来了。
我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就做到了校尉。
实不相瞒,这些氐人真的很菜,他们不会读兵书,也不会用计谋,比起交州那些把《孙子兵法》和《韩非子》背的滚瓜烂熟的乱民来说,打氐人就像是切菜一样。
我拿不下军功,那简直是对我这么多年来受到的教育的侮辱。
我清缴一次又一次氐人的叛乱,受到了一场又一场来自锦官城的褒奖。我知道,远在锦官城的蜀王陛下必然会对我满意,我离成为蜀王重臣的时候不远了。
谁说一定要得到蜀王的信任才能得到消息?只要我战功够多,官职够高,依然能为义父和阿兄刺听到蜀国的情报,掌握蜀王的动向。
紧接着,我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氐人的部落被一次又一次地清缴,这些氐人也终于意识到再这么散兵游勇下去,他们迟早会被蜀军
后来,兄长带着我一起认了义父。
我曾看到好多次,兄长和义父在一起讨论义理,他们会争辩什么是“三代之治”,什么又是圣王“垂拱而治”,会在一起畅享当天下恢复三代之治的安宁时刻时,天下间将会是一副怎样美好的场景。
我听不懂这些话,也不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每次义父和兄长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只能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吃糕点。
义父一开始觉得我孺子不可教也,但后来却又说我这样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悟性,但乖巧听话也很好。
后来,乖巧听话的我被义父交待了一项任务——他们让我去蜀国,在蜀国王位交替的时刻去到蜀王锦身边,趁机监视蜀王锦。
对于这道命令我大致知道一些原因,毕竟我虽然不愿意和他们探讨那些高深的义理,但却不是个白痴。
蜀国占据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虽然东出困难,但长江三峡口就在蜀国的控制之下。一旦哪天蜀国有不臣之意,就可以派遣大军从三峡顺流而下。顺着湍急的大江,蜀军三日就能抵达临安。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义父和太后都不会容许蜀国这样的高枕无忧。
当年太后娘娘甚至舍弃了自己的妹妹窦河东前往蜀地和亲,可惜棋差一着,窦河东浪费了一生的安乐,最终却变成了一步废棋。
就这样,我带着义父和阿兄带给我的任务来到了蜀国。
第一次见到季锦的时候,我扮作一个会些武义的樵夫,在“劫匪”的攻击下“救”了要回到蜀国继承王位的季锦。
就这样,我跟在季锦身边,成了他的一个小护卫。
最开始我并没有得到季锦的信任,不过这也很正常,若是季锦就这样相信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那他也配不上义父和兄长这样忌惮。
我跟在季锦身边,从一个小护卫做起,兢兢业业,夙兴夜寐。终于,我意识到如果我永远都只是一个这样的小护卫,那我一辈子都别想得到季锦的信任。
于是我找到季锦,对他说: “主公,微臣不想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个护卫,微臣想建功立业,这才方是男儿。”
当时季锦目光深沉地看了我许久,看得我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浑身僵硬,甚至开始忍不住想季锦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然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我?
有那么个瞬间,我甚至都已经在想,如果季锦真的发现了我细作的身份,那我要怎么样才能离开蜀国?
劫持季锦可以吗?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听到季锦说: “好,陟南不愧是我蜀国的大好男儿!这样,孤这就应允你,你去从军吧。”
我当即大喜过望。
季锦什么都没有给我,我带去军营的只有几件换洗的衣裳和自己带来的一把破旧的青铜剑。
当年越王勾践用一把青铜剑开启了越人的辉煌时刻,多年之后,他的后人必然也可以一把长剑走遍天下。
我抱着我的剑,心想,我的机会要来了。
我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就做到了校尉。
实不相瞒,这些氐人真的很菜,他们不会读兵书,也不会用计谋,比起交州那些把《孙子兵法》和《韩非子》背的滚瓜烂熟的乱民来说,打氐人就像是切菜一样。
我拿不下军功,那简直是对我这么多年来受到的教育的侮辱。
我清缴一次又一次氐人的叛乱,受到了一场又一场来自锦官城的褒奖。我知道,远在锦官城的蜀王陛下必然会对我满意,我离成为蜀王重臣的时候不远了。
谁说一定要得到蜀王的信任才能得到消息?只要我战功够多,官职够高,依然能为义父和阿兄刺听到蜀国的情报,掌握蜀王的动向。
紧接着,我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氐人的部落被一次又一次地清缴,这些氐人也终于意识到再这么散兵游勇下去,他们迟早会被蜀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