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1/2)
宥的聪慧也体现在了这一方面,有意无意的,这孩子贪玩的天性一直到长大都没有收敛,他玩世不恭、风流浪荡的形象渐渐伴随着成长深入人心,这样纨劣的外衣稍微给他的精彩绝艳做了一些遮挡,也正因此,他做很多事情不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的生活恣肆而热烈,王舒尽全力给予赵宥了一个并不那么腐朽的童年。
她的阿宥并没有腐烂在盛京里,他身上有鲜活的生气,他是自由的。
也正是赵宥这几分离经叛道的色彩,让赵殊对他产生了偏爱,只有在赵宥的身上,他才能看到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她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而身为母亲的自己也在他身后一天天老去,她深知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整夜整夜的咳嗽,大罐大罐的苦药,见好却是遥遥无期。
王舒不怪罪太医无能,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她知道自己的病根在心里,是这个世界让她没有期待,她唯一的寄托只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她知道赵宥有多么爱自己
她也知道赵殊不会爱自己。
心中有疾的自己不能给赵宥带来什么增益,身后腐朽的世家大族也会成为赵宥前进路上的阻碍。
孩子是她的全部,她绝对不允许自己阻碍他的路。
王舒知道只有自己彻底消失,赵宥才能放手一搏,才能拔出皇帝心中那一根对琅琊王氏忌惮的刺。她不想成为赵宥的软肋,她绝对不能拖赵宥的后腿。
所以她亲手接过了那一味毒药。
她看清了赵殊眼中深藏的错愕之色,他终于高看了我一眼,王舒笑了,她很久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心境了。
发自内心地笑了。
他的阿宥已经长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年纪,他长成了一个很好的少年。
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她想,应该就是那个正确的时候了。
王舒之于世,唯一的留恋也是唯一的遗憾。
这辈子她没有后悔加入秦王府。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她一定不会嫁给他了。
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有些愚蠢,但是她的生命,她作为王舒的生命,早在自己被家族舍弃,嫁入秦王府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她唯一能够抓在自己手里的,只有自己的死亡。
虽然活着似乎的确要比死去更加有趣一些,但如果是在那里照不进阳光的囚笼里残喘余生,与其咀嚼那些生活的恐惧与绝望,自己选择的告别或许会更加自在一些。
悲伤、幸福、幸运、不幸……她都尝过了。
已经足够了。
一切,不如归去。
--------------------
母妃是抑郁
第151章 史书之后
待到南北两边的战役都彻底结束,两路大军凯旋而归之时,承华帝就彻底从盛京失去了踪迹,而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国师姜乙也在某一个清晨悄然离去。
没有人知道这两人去了哪里。
这在赵宥的意料之中,他知道自己接手盛京之日就是他父皇彻底解脱之时。为了这一日,父皇精心筹谋了数年,做了一个很大的局,把自己也算了进去。虽然那一日见他面色苍白似有蹊跷,但赵宥也是直到后来才知道,即使是在他意料之中的算计,但那些来自匈奴的寒毒都是真实存在的,他父皇看破了这些手段却将他人之计就自己之计,自愿中了那毒。
他放弃了他的众生,选择了最终的自由。
他做了与自己母妃当年及其相似的决定。
他们好像都并不是对尘世有太多眷恋的人。
但是依照规矩,届时他亲临朝政,那个太上皇的名号还是免不了要给父皇冠上的,也算是给他的自由上了最后一层枷锁吧。
关于几位霍乱朝政的罪魁祸首的最后的处决则并非赵宥一人的独断,这位已经注定要成为下一个皇帝的天选之子,第一次亲临了朝政就是向诸位大臣征求广意。
他表现出的多谋善断、知情循理让在场无数浸淫官
她的阿宥并没有腐烂在盛京里,他身上有鲜活的生气,他是自由的。
也正是赵宥这几分离经叛道的色彩,让赵殊对他产生了偏爱,只有在赵宥的身上,他才能看到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她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而身为母亲的自己也在他身后一天天老去,她深知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整夜整夜的咳嗽,大罐大罐的苦药,见好却是遥遥无期。
王舒不怪罪太医无能,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她知道自己的病根在心里,是这个世界让她没有期待,她唯一的寄托只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她知道赵宥有多么爱自己
她也知道赵殊不会爱自己。
心中有疾的自己不能给赵宥带来什么增益,身后腐朽的世家大族也会成为赵宥前进路上的阻碍。
孩子是她的全部,她绝对不允许自己阻碍他的路。
王舒知道只有自己彻底消失,赵宥才能放手一搏,才能拔出皇帝心中那一根对琅琊王氏忌惮的刺。她不想成为赵宥的软肋,她绝对不能拖赵宥的后腿。
所以她亲手接过了那一味毒药。
她看清了赵殊眼中深藏的错愕之色,他终于高看了我一眼,王舒笑了,她很久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心境了。
发自内心地笑了。
他的阿宥已经长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年纪,他长成了一个很好的少年。
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她想,应该就是那个正确的时候了。
王舒之于世,唯一的留恋也是唯一的遗憾。
这辈子她没有后悔加入秦王府。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她一定不会嫁给他了。
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有些愚蠢,但是她的生命,她作为王舒的生命,早在自己被家族舍弃,嫁入秦王府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
她唯一能够抓在自己手里的,只有自己的死亡。
虽然活着似乎的确要比死去更加有趣一些,但如果是在那里照不进阳光的囚笼里残喘余生,与其咀嚼那些生活的恐惧与绝望,自己选择的告别或许会更加自在一些。
悲伤、幸福、幸运、不幸……她都尝过了。
已经足够了。
一切,不如归去。
--------------------
母妃是抑郁
第151章 史书之后
待到南北两边的战役都彻底结束,两路大军凯旋而归之时,承华帝就彻底从盛京失去了踪迹,而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国师姜乙也在某一个清晨悄然离去。
没有人知道这两人去了哪里。
这在赵宥的意料之中,他知道自己接手盛京之日就是他父皇彻底解脱之时。为了这一日,父皇精心筹谋了数年,做了一个很大的局,把自己也算了进去。虽然那一日见他面色苍白似有蹊跷,但赵宥也是直到后来才知道,即使是在他意料之中的算计,但那些来自匈奴的寒毒都是真实存在的,他父皇看破了这些手段却将他人之计就自己之计,自愿中了那毒。
他放弃了他的众生,选择了最终的自由。
他做了与自己母妃当年及其相似的决定。
他们好像都并不是对尘世有太多眷恋的人。
但是依照规矩,届时他亲临朝政,那个太上皇的名号还是免不了要给父皇冠上的,也算是给他的自由上了最后一层枷锁吧。
关于几位霍乱朝政的罪魁祸首的最后的处决则并非赵宥一人的独断,这位已经注定要成为下一个皇帝的天选之子,第一次亲临了朝政就是向诸位大臣征求广意。
他表现出的多谋善断、知情循理让在场无数浸淫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