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2)
,坏掉了就太可惜了。
信见我蹲在与堆旁愁眉苦脸就跑过来问我怎么了,听了我的担忧后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会用盐将收拾好的鱼都腌上,吃上半年没问题。
做咸鱼的时候我是想帮忙的,可是闻到那股鱼腥味,胃里的担心就往上反,无奈只得躲得远远的,本想到别人家去窜个门,可惜家家户户都在研制咸鱼,在漫天的鱼腥味里,我第一次有了无处容身的感觉。
好在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太久,在我崩溃之前,鱼干总算是做好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开始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了,与咱们那里每月都过节不同,在这里除了一些部落的特殊习俗之外,只有年这么一个节日,它的到来意味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所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打扫卫生,收拾旧物,交换年货,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我当然也不例外,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着用带来的奶糖和别人交换赤扶树的果实,这种树的果实很特别,我也是前些天才发现的,它生着的时候是不能吃的,所以没人太在意它,我有一次蒸饭的时候不小心连它一起蒸了进去,等饭蒸好的时候取出来一看发现它也熟了,还散发着一种熟悉的香味,很是诱人,禁不住诱惑的我偷偷尝了一块,发现味道很香以前经常吃的馒头,而且把它晒干之后磨成粉,无论 Xi_ng 质还是味道都很像我们常吃的面粉。
所以在得知原来这里也过年的时候,我就将随我一起穿越来的那两袋大白兔奶糖取了出来,偷偷地和别人换赤扶树的果实。
聪明的诸位一定想到我要干嘛了吧,没错,我就是要包饺子,年三十的饭桌上怎么能少的了它,而且不光是要包给自己吃,还有心,还有雀和岩,还有村子里的大家,虽然来到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我能感到大伙没把我当外人,我也早已把他们都当做了亲人,所以年三十晚上的那顿团圆饺子,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吃。
终结
换东西的时候我尽量小心,不想被别人发现,就是想在三十的晚上给他们一个惊喜,可惜我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赤扶果实的价值,只把它们当成一些玩 物,除了小孩子没人会在乎它们,而我在向外换的时候又说了,每天拿出6块糖,早上晚上各换一次,谁带来的赤扶果实最多就换给谁,结果3天过后院子里堆满了赤扶果实,我赶紧叫停,然后将形状好的,没被虫蛀过的都挑出来,蒸熟后拿到院子里晒干,可果实实在是太多了,我忙不过来,只好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信,请他帮忙。
信站在院子里,看着即使是晒干了也还是堆得满院子都是的赤扶果实沉默了半天,然后出门找来了岩,二人合力将一些果实抬到村中的大石碾上碾成粉,在台回来,然后再去,再回。就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了3、4天,终于将所有的果实都碾成了粉。
他们忙的时候我也没闲着,厚着脸皮到雀家,把他拉过来帮我剁饺子馅,没办法,村里一共84户,300多口的人,要是让我一个人准备,这顿饺子得在我孩子周岁的时候大伙才能吃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我开始和面,然后教信包饺子,信很聪明,学的很快,教过一边就能学个大概,不一会就能包出漂亮的饺子了。
信见我蹲在与堆旁愁眉苦脸就跑过来问我怎么了,听了我的担忧后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会用盐将收拾好的鱼都腌上,吃上半年没问题。
做咸鱼的时候我是想帮忙的,可是闻到那股鱼腥味,胃里的担心就往上反,无奈只得躲得远远的,本想到别人家去窜个门,可惜家家户户都在研制咸鱼,在漫天的鱼腥味里,我第一次有了无处容身的感觉。
好在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太久,在我崩溃之前,鱼干总算是做好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开始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了,与咱们那里每月都过节不同,在这里除了一些部落的特殊习俗之外,只有年这么一个节日,它的到来意味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所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打扫卫生,收拾旧物,交换年货,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我当然也不例外,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着用带来的奶糖和别人交换赤扶树的果实,这种树的果实很特别,我也是前些天才发现的,它生着的时候是不能吃的,所以没人太在意它,我有一次蒸饭的时候不小心连它一起蒸了进去,等饭蒸好的时候取出来一看发现它也熟了,还散发着一种熟悉的香味,很是诱人,禁不住诱惑的我偷偷尝了一块,发现味道很香以前经常吃的馒头,而且把它晒干之后磨成粉,无论 Xi_ng 质还是味道都很像我们常吃的面粉。
所以在得知原来这里也过年的时候,我就将随我一起穿越来的那两袋大白兔奶糖取了出来,偷偷地和别人换赤扶树的果实。
聪明的诸位一定想到我要干嘛了吧,没错,我就是要包饺子,年三十的饭桌上怎么能少的了它,而且不光是要包给自己吃,还有心,还有雀和岩,还有村子里的大家,虽然来到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我能感到大伙没把我当外人,我也早已把他们都当做了亲人,所以年三十晚上的那顿团圆饺子,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吃。
终结
换东西的时候我尽量小心,不想被别人发现,就是想在三十的晚上给他们一个惊喜,可惜我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赤扶果实的价值,只把它们当成一些玩 物,除了小孩子没人会在乎它们,而我在向外换的时候又说了,每天拿出6块糖,早上晚上各换一次,谁带来的赤扶果实最多就换给谁,结果3天过后院子里堆满了赤扶果实,我赶紧叫停,然后将形状好的,没被虫蛀过的都挑出来,蒸熟后拿到院子里晒干,可果实实在是太多了,我忙不过来,只好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信,请他帮忙。
信站在院子里,看着即使是晒干了也还是堆得满院子都是的赤扶果实沉默了半天,然后出门找来了岩,二人合力将一些果实抬到村中的大石碾上碾成粉,在台回来,然后再去,再回。就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了3、4天,终于将所有的果实都碾成了粉。
他们忙的时候我也没闲着,厚着脸皮到雀家,把他拉过来帮我剁饺子馅,没办法,村里一共84户,300多口的人,要是让我一个人准备,这顿饺子得在我孩子周岁的时候大伙才能吃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我开始和面,然后教信包饺子,信很聪明,学的很快,教过一边就能学个大概,不一会就能包出漂亮的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