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2)
过去也有人在两国间走商做生意,但毕竟没经过官府的明路,处处受到阻碍。不少人从这番变化中窥得商机,试探着拿南越的茶叶乌米与之交易,不成想连本带利,挣得盆满钵满。
自此以后,慕名而来的越商越来越多,楚水上的航船连绵不绝,官市从早到晚人声鼎沸,不仅晋越,周围各个小国的土产亦如流水般会集于此,市集琳琅满目,繁荣无二。
也因为两国国君心照不宣地促成此事,这一处渡口在过后数十年中逐渐扩张兴变,通过廉山栈道将沂郡囊括在内,发展成了天下迎来送往的繁华富庶之地,后世提及此地,皆称之为“南北共都”。
往后的事尚且长远,暂时不论。
当年仲夏,晋太子于上京登基为帝,携中宫皇后敬宗祠,祭天地。
传闻皇后出身南郡的望族谢氏,师从经学大家,曾以幕僚身份襄助太子夺嫡,无论家世还是才干都是罕见的无可指摘。
在此之前,北晋许多朝臣没有听说过太子还有家眷,忽然知道新帝要册立男后,很是哗然了惊动一阵,私下忧心忡忡地商议后,推举出前朝颇有名望的信国公上书劝谏。
结果折子还没递上去,御史台一群倔驴先不干了,趁着早朝的当口斥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管好,反倒将手伸到陛下的家事中来”。
信国公平白被倒扣一大口黑锅,简直冤得六月飞雪,刚张口分辨了一句“帝后关系国本,应从世家贵女中择选,怎可由男子居之”,却不知这话怎么引燃了线头,清流派的文官们顿时更加愤怒,追着他痛骂“不忠不义,枉为人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国公爷如此心急,难不成是想做下一个邱氏!”。
等捱到早朝结束,信国公身上沾满了横飞的唾沫星子,灰头土脸、惊魂未定地从金銮殿出来,完全不明白这群倔驴今天是集体吃了什么火药。
他自己是扛不住这一人一句的抨击,正要找先前提议上书的臣子把这烫手山芋给扔回去。然而刚走到建安门外,就看迎面而来一列铁甲带刀,肃杀凛冽的兵士。为首者虎背熊腰,皮肤在北境晒得黢黑,五官依稀和如今的文官之首崔郢有几分相似。
信国公叫这排场一惊,下意识倒退了两步。但那位小崔大人已经远远瞧见了他,高声呼喝:“唷,这不是国公爷!”
信国公一阵头皮发麻,还未作反应,对方按着腰间的狼头刀大步上前,龇出一口白牙,笑眯眯地邀约道:“哎呀!这可赶巧了,我们将军正想请您去府上叙旧呢。”
薛四蹲在花圃边的石头上,绘声绘色地形容了一番信国公从孟府出来时的精彩脸色,把旁边支棱着耳朵听的书棋逗得前仰后合。
萧元景在桌边喝茶,背后站着一如既往没什么表情的穆乘风,闻言搁下瓷盏,也显出几分笑影。
“信国公那个老匹夫,平时没少仗着资历倚老卖老。”薛四说,“以前是陛下懒得和他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道他嫌自己命太长,还对您指手画脚起来了。”
萧元景含笑道:“信国公有个适龄女儿待字闺中,传闻聪颖有才情,也不怪他心急了。”
薛四嘀嘀咕咕:“什么主意都敢打,我看他是缺面镜子照一照。”
他还要在萧元景面前说两句信国公的可恶,抬眼就见走进中安殿庭院的梁承骁,连忙把曲蹲着的腿放回地上,老实问好:“陛下。”
“陛下。”
书棋和阿九相继行礼,穆乘风也象征性地低了下头。
萧元景侧对着庭院的小径,还未转过眼,梁承骁就已经从他手里接过瓷杯,贴着他用过的边缘将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再自然而然地放回桌上。
“一进来就听到你的声音,夸谁聪颖有才情呢?”梁承骁问。
萧元景看了眼见底的瓷盏,心里评价了一句牛嚼牡丹,无奈地摇头,让书棋再续上了。
“没夸谁,聊闲天罢了。”他道,“陛下让老师和舅父吓唬信国公了?”
有几个碎嘴子亲卫在,半点风吹草动的事都能添油加醋传进萧元景耳朵里。
自此以后,慕名而来的越商越来越多,楚水上的航船连绵不绝,官市从早到晚人声鼎沸,不仅晋越,周围各个小国的土产亦如流水般会集于此,市集琳琅满目,繁荣无二。
也因为两国国君心照不宣地促成此事,这一处渡口在过后数十年中逐渐扩张兴变,通过廉山栈道将沂郡囊括在内,发展成了天下迎来送往的繁华富庶之地,后世提及此地,皆称之为“南北共都”。
往后的事尚且长远,暂时不论。
当年仲夏,晋太子于上京登基为帝,携中宫皇后敬宗祠,祭天地。
传闻皇后出身南郡的望族谢氏,师从经学大家,曾以幕僚身份襄助太子夺嫡,无论家世还是才干都是罕见的无可指摘。
在此之前,北晋许多朝臣没有听说过太子还有家眷,忽然知道新帝要册立男后,很是哗然了惊动一阵,私下忧心忡忡地商议后,推举出前朝颇有名望的信国公上书劝谏。
结果折子还没递上去,御史台一群倔驴先不干了,趁着早朝的当口斥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管好,反倒将手伸到陛下的家事中来”。
信国公平白被倒扣一大口黑锅,简直冤得六月飞雪,刚张口分辨了一句“帝后关系国本,应从世家贵女中择选,怎可由男子居之”,却不知这话怎么引燃了线头,清流派的文官们顿时更加愤怒,追着他痛骂“不忠不义,枉为人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国公爷如此心急,难不成是想做下一个邱氏!”。
等捱到早朝结束,信国公身上沾满了横飞的唾沫星子,灰头土脸、惊魂未定地从金銮殿出来,完全不明白这群倔驴今天是集体吃了什么火药。
他自己是扛不住这一人一句的抨击,正要找先前提议上书的臣子把这烫手山芋给扔回去。然而刚走到建安门外,就看迎面而来一列铁甲带刀,肃杀凛冽的兵士。为首者虎背熊腰,皮肤在北境晒得黢黑,五官依稀和如今的文官之首崔郢有几分相似。
信国公叫这排场一惊,下意识倒退了两步。但那位小崔大人已经远远瞧见了他,高声呼喝:“唷,这不是国公爷!”
信国公一阵头皮发麻,还未作反应,对方按着腰间的狼头刀大步上前,龇出一口白牙,笑眯眯地邀约道:“哎呀!这可赶巧了,我们将军正想请您去府上叙旧呢。”
薛四蹲在花圃边的石头上,绘声绘色地形容了一番信国公从孟府出来时的精彩脸色,把旁边支棱着耳朵听的书棋逗得前仰后合。
萧元景在桌边喝茶,背后站着一如既往没什么表情的穆乘风,闻言搁下瓷盏,也显出几分笑影。
“信国公那个老匹夫,平时没少仗着资历倚老卖老。”薛四说,“以前是陛下懒得和他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道他嫌自己命太长,还对您指手画脚起来了。”
萧元景含笑道:“信国公有个适龄女儿待字闺中,传闻聪颖有才情,也不怪他心急了。”
薛四嘀嘀咕咕:“什么主意都敢打,我看他是缺面镜子照一照。”
他还要在萧元景面前说两句信国公的可恶,抬眼就见走进中安殿庭院的梁承骁,连忙把曲蹲着的腿放回地上,老实问好:“陛下。”
“陛下。”
书棋和阿九相继行礼,穆乘风也象征性地低了下头。
萧元景侧对着庭院的小径,还未转过眼,梁承骁就已经从他手里接过瓷杯,贴着他用过的边缘将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再自然而然地放回桌上。
“一进来就听到你的声音,夸谁聪颖有才情呢?”梁承骁问。
萧元景看了眼见底的瓷盏,心里评价了一句牛嚼牡丹,无奈地摇头,让书棋再续上了。
“没夸谁,聊闲天罢了。”他道,“陛下让老师和舅父吓唬信国公了?”
有几个碎嘴子亲卫在,半点风吹草动的事都能添油加醋传进萧元景耳朵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