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用,我还有两身新衣裳没上身呢。”沈桥一抬眸,就对上男人浸着笑意的眸子,连连摆手,“倒不如我们去布庄看看,买些轻软的料子,给你做两身衣裳,换季了,合该置办几身换着穿。”

    提起买衣裳,沈桥就不自觉的摇头。自打搬来镇上,他已经添置了不少的衣物、首饰。 前几日,他才刚添了几身春装,还来不及上身,哪里还需要再添置衣裳。

    自打李大成发现镇上的小哥儿、夫郎,也十分注重打扮,衣裳首饰虽不如女子的繁复,却也十分精致,便觉着他的穿着太素了些,铺子里生意稳定,花起银子更是毫不心疼。沈桥想起成衣铺、收拾铺掌柜看着他目光里的殷切,都心疼花出去的那些银子。

    倒是李大成,沈桥虽给他做了几身春衣,但他一直以干活儿,没必要穿新衣裳为由,依旧穿着往日的旧衣裳,丝毫没有要入乡随俗的意思。

    “好,多买些料子,咱们一人做两身。”夫郎说的话,李大成自然不会回绝,痛快的点头应了,心里还是想着去成衣铺子看看。他的小桥天生丽质,自然得多置办几身衣裳。

    清河镇距离河谷村本就不远,李大成又租了马车,不大会儿的工夫便到了。因着今儿是孙大壮成亲的日子,村里十分热闹,李大成拉了一下缰绳,放慢了速度。笑着同相熟的人打了招呼,才赶着车往村里去。

    村口闲聊的人们,见马车走远了,才羡慕的开口。

    “瞧瞧大成是出息了!”

    “是啊,都坐上马车了,那可是有钱人才做的起的。”

    “哎,羡慕也没用,人家赚的银子,也进不了你们口袋。”

    这倒是实话,今天年景不好,春耕的日子都往后推了,还不知道收成怎么样的,若是到了冬日里再赶上个寒冬,日子可就难过了。

    做生意赚钱,人人都知道,但真能成功的又有几个,尤其是从他们这乡下地方走出去的。与其羡慕人家,还不如在地里都下些工夫,那可关乎着一家人的温饱呢!

    村里人的闲谈,李大成并不知晓,他还未拐进巷子,就听的里面锣鼓声不断,好不热闹。

    孙家的亲戚这些年都断的差不多了,如今来捧场的都是左邻右舍的人家,好几户平日里就交好的,见了李大成同沈桥,自然是一番亲近。

    沈桥被周恒媳妇拉着进了屋,禾哥儿正在梳妆呢,原本他心里还有些紧张,见了沈桥倒是缓和了几分。

    禾哥儿一身崭新的喜服,上头绣的都是百年好合的花样,针脚细腻精巧,看得出是下了工夫的。

    乡下人成亲没这么多讲究,好些家里不宽裕的人家,成亲连身喜服都置办不起,不过是穿身新衣裳,在系上条红腰带,图个喜气罢了。禾哥儿身上的这身喜服,一看就是找人定做的,也看得出孙大壮的心意。

    沈桥伸手取过桌上的梳子,轻柔地为禾哥儿梳理发丝,浅笑开口:“夫妻恩爱,白首不离。”

    禾哥儿面上一热,害羞低头,眸子里却是满满的欣喜,到这一刻他还有些飘乎乎的,有些不太真实,想到孙大壮,面上的热度又盛了几分。

    屋里几人见状免不了打趣几句,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吉时,几个儿女双全的妇人,给禾儿理好盖头,喜气洋洋的扶着人出了堂屋。

    孙大壮早就在院里等着了,见着人出来,一双漆黑的眸子瞬时亮了。因着禾哥儿并无娘家,又一直跟着李大成他们住,便直接从李家出嫁。两家就在前后巷子里住着,便连车马、轿子都省了,孙大壮直接将人背了过去,看热闹的人们少不得起哄两句。

    孙母坐在堂屋中,看着两人被簇拥着进来,眼底不禁泛起了点点泪光,喜悦与感慨交织,情绪复杂。抬手抹了抹眼眶,脸上又重新浮起笑意。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唱礼声响起,孙母连连称好,忙颤着双手将两人扶起来,刚刚止住的泪花又忍不住冒了出来。

    在喜庆的氛围中,李大成悄悄握了握沈桥的手,动作轻柔爱念。沈桥下意识地转头,便对上一双笑意缱绻的眸子。堂上众人的目光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