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利,筑坝稳堤,造福一方;宋步苒成长为一代女官,升任户部尚书,直至入阁;倪允瞻后执掌吏部,深得师长信任……

    倪允斟担任北镇抚司指挥使多年,全心全意守护皇宫,守护皇帝。

    首辅隋瑛,日日忙碌,十五年来,未曾有一日休息。

    时常,他那已步入中年的学生倪允瞻会来劝一劝他,告假几日,回广陵看一看。但隋瑛都含笑拒绝,说什么使命不达,不敢有片刻停息。

    他仍旧居住在过去的隋府,未曾更易过居所。那棵槐树,生长得愈发茂盛,亭亭如盖。下人们经常看到,偶尔夜间,首辅会独自站在树下,沉默垂首,一言不发,直至天亮。

    帝师逝去的那一年,红楼宅院被抄,搜出大量贿款,当时,靠这笔巨量污款,解决了当年的官员俸禄问题。

    人们啧啧不停之时,有人却问,这帝师虽贪,为何却一分不动?

    有人说他无福消受,有人又说是他良心有愧,有人又说,只是时机未到。

    渐渐地,没人再去探其究竟。

    只是有人说,帝师死后的第二天,首辅差人送了一樽棺材去,此举在众人看来颇有讽刺之意,想必是首辅最后的还击。后来,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帝师离开了顺天城,向南而去。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具体埋葬何处,亦无人知晓。

    有好事者在帝师故土岭南惠州四处探看了,却没见到写有“林清”之墓碑,此事也便不了了之。

    随着全国上下改革变法声势浩大地进行,官员百姓们也都卯足了劲儿,带着整个国家朝更好的方向而去。

    终于,国泰民安时刻,百姓们满街巷地称赞,有明君如此,夫复何求?

    萧慎稳坐帝位多年,期间,他命皇子拜隋瑛为师,在公务之余,隋瑛教皇子读书,直至其成长为少年,后在皇子十三岁时,立为太子。隋瑛很喜欢皇子,在他脸上,他看到了故人的一抹神韵。

    那一日,没有喝下毒酒的沅儿在宫中别院里挂上一根白绫,预备自戕了结,却被好友金瓜救下。后来多年,沅儿隐居深宫,萧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怯懦,登门道歉多次,最终再一次醉酒吐出真言,对他长久以来所忽视、所伤害的人诉说了爱。

    沅儿命令皇帝看着自己,问他,你爱谁?

    萧慎紧紧抓着沅儿的衣袂不放开,说,我爱你。

    我是谁?

    你是沅儿。

    你爱谁?

    我爱沅儿。

    自此,柔软的一颗心再度向皇帝敞开,孤单的皇帝抓住了他唯一的爱,萧慎再无立妃立后,两人于宫中厮守多年。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慕清十九年,一日隋瑛在文渊阁与众臣开会,突然头脑发晕,体力不支地倒在阁中。后其意识道国本已安,自己的使命已然完成,便对这顺天城再无留念。

    那日一早,他来到崇宁殿,请安后地上了辞呈。

    萧慎看过辞呈后,震惊之余苦苦挽留,却只听隋瑛说,他已经奉献了大半个自己于宁朝,于百姓,如今他年事已高,宁朝也后继有人,他应该将剩下的时日,交托给那个人。

    萧慎张了张嘴,至今,隋瑛再也未曾提及那人姓名。

    只是隋瑛辞官回乡的那一日,众下属、好友皆来相送。慕清帝也从深宫出来,送他至城门外。

    那一日,为盛夏,天色正好,满京城的菡萏都开放在夏风中,清香摇晃。

    萧慎和隋瑛并肩而行。

    “卿回了广陵,可要重新置办宅院?”

    “无需置办,臣的义子郦椿已在广陵安家立业,他为我盘了一处养老之处。”隋瑛抚须,眉眼含笑。

    “他生意做得极好,在国外都有响亮的名头了。”萧慎称赞道。

    “是啊,椿儿有经商的智慧。”

    两人朝前走着,不远处,一架马车在静静等待着隋瑛。在马车之后,是简陋的行李,和一樽被草席包裹着的棺材。

    萧慎沉默地定睛许久,蓦地停下脚步,看向隋瑛:“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