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后,华夏专门建造了一座历史图书馆记载很多星球的历史,这些历史有纸质档案,有电子档案,骆清逸曾经在首都星求学的时候亲自确认过,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史册能媲美华夏的历史图书馆的完整,更别提对其的研究了。

    不仅仅华夏,别的星球,别的民族也出现过农耕和科技的强烈碰撞,这些碰撞在各个民族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农耕文明终究不如科技时代精彩绝伦,大部分人加入联邦之后,就更愿意着眼星辰大海,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很多史册越来越薄,最终也就成为了一两句内容提要般的简写。

    华夏的历史图书馆远离主要活动区,很少被外人所知,任何一个知道它的存在的人都曾经嘲笑它的无用之处,若不是这座图书馆的建成不曾动用过联邦的一分一毫,估计这份笑声还得再添上点什么。

    谁能想到呢,它默默伫立在地球上上百年,而后竟然在某一天,为联邦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当华夏代表将一份完整的,有历史依据做参考而制定的方案提到联邦政府会议桌上的时候,最看这颗自治星不顺眼的人都沉默不语,为其震撼。

    只是华夏代表却误解了他们的意思,以为这份方案不合格,还拿出了好几份备份:“若是不合适,我们还有几份按照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为参考而制定的方案,各位要不要再看看?”

    而那些民族有几位后人都坐在会议桌上,他们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民族有过这样一份壮烈的史诗,还能在若干年后成为别的星球的拯救计划的参考样本。

    华夏所提供的方案最终得到了一致的通过,而那边甚至没从联邦带走多少人,只要了很多的物资,打了武器调动的报告,就带着人匆忙行动了。

    直至卫煊接到通知要返回首都星,华夏的负责人已经带着大量的军舰和物资赶来,实在是一秒都没耽误。

    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

    有人接手原始星球之后,联邦军队只留下了一些防卫,大部分人都已经撤离,为了让收回罗纳尔星球的自治权这件事显得更理直气壮,争取让全联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好能传到最偏远的星区,联邦政府将救助其星球的行程公布得清清楚楚。

    联邦人撇去战争,如今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些星球的救治,联盟时代,无论是联盟还是帝国,都极为重视对此项事迹的宣传,甚至教科书上都一再强调这类事迹的重要性。

    虽然有人曾经抨击他们一边打着动辄毁掉大半个星球生态链的大战,另一边把人的生命吹得如此高尚,值得倾尽资源救助这一种行为很虚伪,但是介于这样的声音无论是联盟还是帝国都出现过,最后被归类与星际海盗雇水军对他们形象的败坏。

    现在帝国没了,联盟成了联邦,这样的声音又一次重复出现了。

    只是这类声音还没成气候,大伙儿就被公布出来的数据惊呆了。

    如今存在教科书的“旧科技星球”描述过大部分没进入星际时代会是什么样,但是好歹有了通讯设备、有了电力、能利用水利、交通设施也应该贯穿海陆空三个地方,刀耕火种的文明只存在于部分星球的冷门书籍里面,很多观众还是从电视剧或者电影或者小视频上知道没有科技之前人应该怎么生活,但是那也只是个大概,就算是历史系的学生,也不会学到过于详细的历史,大概就是“基本上所有的星球都会经历一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慢慢出现科技,有的星球会出现流血革命,而有的星球则会缓慢地发展”,最多一节课就会总结完这些内容。

    谁也不知道华夏是怎么办到的,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号站建成,原本与世隔离的星系立刻就有了网络,能将大部分的信息传送回来。

    一个星系的信号站,正常情况下需要联邦时间一周的时期,还是卫煊第二天看到消息的时候没忍住“咦”了一下,骆清逸才知道他直到和华夏的人交接的时候,其实那边还没有信号,但是他回来不过两天,加上回程大概需要两天,不到五天的时间,联邦网络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图片了。

    也就是说,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