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学生投笔从戎,民众自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还有多少远征军士兵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血与火的惨烈时代,就这样被人轻而易举的忘记?若是没有爱国精神,没有那么多人自发去奉献牺牲,现在也许中国早就变成了日本人的 Z_hi 民地,以自由论爱国,没有国!又哪里来的自由! Xi_ng 命也保不住,还能想什么风花雪月的东西!”

    “为了抗日牺牲的人们,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英名,可容不得半点玷污。”他缓缓说着,柔和语气里,蓦地多了几丝寒凉。

    屋子里一时死寂无声。

    邵子文出来打圆场,笑了说:“我看今天就差不多了吧。”

    董晗无视他的眼神,看看两位,“我还想问最后一个问题。”

    “请讲。”

    他眼神来来回回一番,“国共政治理念分歧,为此父子决裂也是有的,当时邵老您身为国民党一级上将,而方老你是一位地下党,信仰冲突,就没有出现过不可弥合的裂缝吗?”

    对此邵瑞泽只是一笑,“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自家人有什么事情都好商量,现今台海局势缓和,国共两方不也又一次坐下来谈了吗?”

    得到这个答案,董晗有些失望,却仍旧不死心问:“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其实应该是邵老最后作了让步,起义投进了共产党的阵营,所以二位现在才能一起在这里。”

    “年轻人。”方振皓笑着叹气,“这可就是第二个问题了。”

    董晗也笑,看那白首相顾的两位老人,也再说不出什么了。

    失却言语,心中却是肃然起敬,对这两位洞明世事而又坦然从容的老前辈,只有敬佩,除却敬佩便是敬仰。

    他合上本子,恭敬说:“我没什么要问的了,这个下午我过得很棒,谢谢二位。”

    董晗与邵子文走到四合院大门前,他回身站定,对了两位老先生恭恭敬敬说:“坦白的说,我并不怎么了解民国的历史,因为太沉重,太残酷,总会下意识的避开它,不让自己接触到惨烈的历史。不过今天得到两位教诲,我感慨很多,不会再去刻意回避它了。”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两个字,浮躁。”邵瑞泽被警卫员搀扶着,恨铁不成钢道:“多静静心,沉下气来。”

    方振皓也笑叹,“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而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懂得生命的宝贵。也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今天的和平,永远不忘日军大屠杀的罪行,防止新一轮的战争出现。这才是铭记历史的意义。”

    “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世界是你们的,中国,仍旧需要强大。”

    临出门的一瞬,董晗忍不住回头看去。

    两位老人站在院中那株桃树下,仰头看叶片随风摇曳。

    阳光将修长身影投做暖暖的影子在地上,灰尘在空气中漫漫飘落,被阳光照得像是透明的霰粒。

    一片叶子掉落下来,晃悠悠落在一人肩头,另一人含笑伸出手去,轻轻拂掉叶片便搭上肩膀。偶尔一瞥侧首看彼此,两人相顾失笑,手指慢慢牵在一起,紧紧与对方相扣。

    走出那幢四合小院,两个人走到街边停着的汽车那里,耳边犹自回响着那一席话。

    夕阳西下,将一切都笼罩上淡淡的金色。

    青砖灰瓦的四合小院在幽深胡同深处,远处天幕下,次第拔起的高楼大厦,和空中远远几个黑点似风筝,做了它的背景。

    “你叔公和舅公,都是英雄。”董晗这么对邵子文说。

    邵子文却笑了摇摇头。

    “98年的时候,我和姐姐陪着他们去了一趟缅北滇西,是舅公要去祭拜那些长眠地下的军人。”他平静地目视前方,缓缓道,“在缅甸北部远征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每一处墓园,我都见到那令我一生也难以忘怀的场景。”

    数以千百计的坟墓,排列的整齐,一律整齐地面向北方。

    北方,是所有墓园里所有坟墓唯一的朝向。

    坐南面北,面北……面向祖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