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月上中天之时,道人整衣立起,将折扇搁在了香炉前。接着自案上取一把桃木剑,脚下步罡踏斗,衣袖生风。一番念词之后燃起张符来,借着符火点了支细细的魂香插进炉里,星火闪闪,青烟袅袅飘散。

    景昭默然看着。鬼神之事,虚无缥缈,原就不抱什么希望。再者,他若能放下尘事再入轮回,未尝不是好事。想到此处,又觉得痛如刀绞。

    那支香已燃了一寸,香灰轻轻跌落下来,红色的火光忽地一闪。

    苑中的牡丹丛中,却显出一个人影来。

    道人放下木剑,垂手退后几步站了,隐在黑暗处。身后的宫女太监惊呼着噗通噗通跪了一地。

    景昭猛然站起来,却再不能动作。只定定地看着,看着那人就这么倏然现身,脸上还带着些疑惑的神色,从黑暗的远处慢慢走过来。

    待行到了三丈外,似是有些明白了,四下顾盼花丛,唇边眼角弯了弯,现出个笑来。他绕过一从馥华盛放的白牡丹,忽地停了脚步,凝神看了一晌,然后伸出手来,苍白瘦长的手指掠过花瓣,凝在上面的夜露却没有一滴滑落。视线从牡丹上抬起,那双眼眸就看了过来。

    景昭仍是一动不动,眼睛紧紧迎上他转过来的视线。四目相对里,像从前的每次对视一样,自然地开始微笑,眼前却模糊了。接着,有温热的液体从眼中涌出,蓦地流下脸颊。

    全然没有发现自己的表情是怎样的矛盾,景昭痴痴地看着,径直朝着那个站定的人影走去,“子渊……”潘濯垂袖立在那里,静静地看他。

    “陛下——”道人一声突然急呼,“陛下紫气萦体!靠得近了,怕要冲散了幽魂!”

    脚步生生止住,视线却仍没有一丝偏转,“子渊……”

    潘濯绽出个清风朗月似的笑来,依稀仍是当年聚雅斋里回眸初见的风华,“行止,久别了。”

    园里忽起了一阵夜风,树影摇动,花影婆娑,一朵得正盛的沉甸甸的花冠无声地从枝上掉落,缀着露水的花瓣粉蕊倾洒了一地。前朝的文人写过《牡丹亭》的杂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只是这人世间,哪里去找这样的深情。

    景昭凝目看他,哑声道:“你如今,自在了些吧。”

    潘濯眨眨眼,轻道:“算是终于逃脱了那许多枷锁桎梏。”听了这句,似乎好受了些。

    又有一截香灰跌下去,魂香只剩了指宽的一截。

    景昭瞥了一眼香火,嘴唇有些颤抖,“子渊,可否……可否等我几年?不必多,待稳住朝纲,我要去何处寻你?”

    身后一片惊声,颜公公哭叫道:“陛下!”

    潘濯却蹙了眉,微微摇了摇头。半晌道:“我也不知……”转颜一笑,“你有臣民妃嫔,社稷朝堂,哪样不是羁绊。我造积无数罪障杀业,亦无颜再见父弟。”向前一步,又道:“今世你我于千万人中相逢,如何不能再遇一回?”

    景昭静静听着,心中渐渐平静下来。深深一个吐息,终于微笑道:“我信。你我缘定三生,自会相逢。”

    潘濯颔首,又笑了一笑。

    香火已烧到了最底,眼看就要灭在灰堆里。

    潘濯呼了口气,拢了衣袖朝后退缓缓退了一步,“我走了。你身系万民,要……多保重。”

    景昭咬紧牙关,点了点头。又艰难道:“你放心。”

    话音甫落,就见那魂香的红点最后一闪,没了光亮。

    景昭惘然伸出手,衣袖荡了荡。

    一阵夜风悠然掠过宫苑,繁花摇曳,重又是静谧幽美的一院春光。

    作者有话要说:[金钟罩铁布衫] 明天还有最后一章,合十 [/金钟罩铁布衫]

    终章

    临洛城外有个柳桩村,村里有个的安仁药堂。

    说是药堂,不过是个几间草庐,外头拿篱笆木桩圈了,养着鸡狗,还有许多大箩筐搁在木架子上,里头晒着草药,间或有些干瘪了的虫蛇。四里八乡的人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要来找药堂的小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