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2)
屋外绿意深深,宫殿门虚掩着,里头传来交谈的声响。
穆乘风和戌部的亲卫站在门口,远远看见来人的脸时,惊愕睁大了眼睛:“圣上?”
随从重新煮了茶,为殿内两人奉上后,识趣地退离了宫室。
玄青跳上桌案,想偷一块瓷盘里的点心走,被当场逮住狐赃并获,让萧元景无奈地抱开了。
萧元征多看了它一眼:“你养的狐狸?”
“对,它叫玄青。”萧元景摸了摸它的下巴,“这两天刚学会的叼东西,桌上的奏本和小摆件不见了好几样,不知道藏哪儿去了。”
他说这话虽然带着责备的意思,语气却颇为纵容,显然是挺喜欢这只雪狐。
萧元征沉默片刻,实在没明白这毛色和玄青二字有半点关联,但还是尊重了他的取名喜好。
萧元景道:“临安到上京道险路远,我上回在书信中也写明了,皇兄遣个使臣来就好,何必亲自走这一趟。”
“使臣来是为贺北晋帝后大婚。”萧元征看着他,说,“朕来是为了自己的弟弟。有什么冲突吗?”
萧元景怔愣一瞬,尔后笑了,抬手为他斟茶:“当然不冲突。皇兄能来看我,我很高兴。”
从走进内室起,萧元征就一直留意端详他。
因为不知有客来的缘故,萧元景的衣着就随意了一些,青衫外披了一件氅衣,乌发以玉簪挽起,容色宁静,如一块置于匣中好生珍藏的玉石,被养得温润有光泽。
殿内并没有太多奢华的装饰,反倒处处都是生活气。堂前挂着陈老留下的字,前几日得空时替梁承骁批复的奏疏归在桌案上,一旁的瓷瓶中还插着几支未开的海棠。
比起以往在沂郡的时候,他的状态确实好了许多,眉梢眼角都带着不自知的温情。
兄弟俩许久未见,各自叙过近况之后,闲聊起南北通商之事。
“此策利在长远,推行却不容易。”萧元景说。
梁承骁与他商议的时候,他起初意外了须臾,随后再是了然。
萧元征道:“晋越在史上同出于楚,两岸百姓多少带着血亲,虽然历代都有不得通商的法令,但私船往来仍然屡禁不止。”
“不如将此事放到明面上来,既为利民,也方便查处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经过这些年的兵戈与内乱,两国都需要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无论兴修渡口,开放集市,对江南江北的繁荣百利而无一害。
再者,无论他还是梁承骁,谈和时均带着自己的私心。倘若继续争斗下去,劳民伤财不说,为难的只会是萧元景。不如各退一步,共修秦晋之好。
思及先前高逢里外勾结,险些在两国都酿成大祸的教训,萧元景若有所思地颔首:“过去没有官府规制,边城确实出过不少乱子,许多流民无处可去,就结伙做些掠卖人口,假造官引的营生,若能一并安置了是最好的。”
萧元征笑了笑,指腹抚着瓷盏转过一圈:“那是自然。”
——至于此举是功是过,未来楚水南北能否收归一统。
就等百年之后,留与后人分说吧。
南越使臣抵达上京
穆乘风和戌部的亲卫站在门口,远远看见来人的脸时,惊愕睁大了眼睛:“圣上?”
随从重新煮了茶,为殿内两人奉上后,识趣地退离了宫室。
玄青跳上桌案,想偷一块瓷盘里的点心走,被当场逮住狐赃并获,让萧元景无奈地抱开了。
萧元征多看了它一眼:“你养的狐狸?”
“对,它叫玄青。”萧元景摸了摸它的下巴,“这两天刚学会的叼东西,桌上的奏本和小摆件不见了好几样,不知道藏哪儿去了。”
他说这话虽然带着责备的意思,语气却颇为纵容,显然是挺喜欢这只雪狐。
萧元征沉默片刻,实在没明白这毛色和玄青二字有半点关联,但还是尊重了他的取名喜好。
萧元景道:“临安到上京道险路远,我上回在书信中也写明了,皇兄遣个使臣来就好,何必亲自走这一趟。”
“使臣来是为贺北晋帝后大婚。”萧元征看着他,说,“朕来是为了自己的弟弟。有什么冲突吗?”
萧元景怔愣一瞬,尔后笑了,抬手为他斟茶:“当然不冲突。皇兄能来看我,我很高兴。”
从走进内室起,萧元征就一直留意端详他。
因为不知有客来的缘故,萧元景的衣着就随意了一些,青衫外披了一件氅衣,乌发以玉簪挽起,容色宁静,如一块置于匣中好生珍藏的玉石,被养得温润有光泽。
殿内并没有太多奢华的装饰,反倒处处都是生活气。堂前挂着陈老留下的字,前几日得空时替梁承骁批复的奏疏归在桌案上,一旁的瓷瓶中还插着几支未开的海棠。
比起以往在沂郡的时候,他的状态确实好了许多,眉梢眼角都带着不自知的温情。
兄弟俩许久未见,各自叙过近况之后,闲聊起南北通商之事。
“此策利在长远,推行却不容易。”萧元景说。
梁承骁与他商议的时候,他起初意外了须臾,随后再是了然。
萧元征道:“晋越在史上同出于楚,两岸百姓多少带着血亲,虽然历代都有不得通商的法令,但私船往来仍然屡禁不止。”
“不如将此事放到明面上来,既为利民,也方便查处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经过这些年的兵戈与内乱,两国都需要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无论兴修渡口,开放集市,对江南江北的繁荣百利而无一害。
再者,无论他还是梁承骁,谈和时均带着自己的私心。倘若继续争斗下去,劳民伤财不说,为难的只会是萧元景。不如各退一步,共修秦晋之好。
思及先前高逢里外勾结,险些在两国都酿成大祸的教训,萧元景若有所思地颔首:“过去没有官府规制,边城确实出过不少乱子,许多流民无处可去,就结伙做些掠卖人口,假造官引的营生,若能一并安置了是最好的。”
萧元征笑了笑,指腹抚着瓷盏转过一圈:“那是自然。”
——至于此举是功是过,未来楚水南北能否收归一统。
就等百年之后,留与后人分说吧。
南越使臣抵达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