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2)
在萧元景疑惑的目光里,他咳嗽了声:“不急,再等两天吧。”
这一等就是半月光景。
也不知那日以后,暗部是不是单独找信国公“商谈”过一番。过了不久,信国公向朝廷上书时,全然改了一副面孔,大肆称赞谢氏高门贵子,怀瑾握瑜,卓尔不群,又是崔郢首徒,有从龙之功,与新皇简直天造一对、地设一双——通篇奏疏辞藻铺陈,慷慨激昂,那架势,恨不得第二天就替两人成完亲把堂拜了。
薛四把这事当做笑谈传到中安殿时,萧元景刚打发走一批尚服局的仪礼官。
原本大典用的帝后冕服已在月前备好,但自从他上次着红衣戏弄过梁承骁之后,对方似乎对安排他的日常着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仅让宫人重做了他一年四季的服饰,还找来了各样鲜妍的玉器宝石相配。
萧元景拒绝理解他这一新发展出的爱好,并且在某一晚之后,勒令侍从把新皇陛下尤其钟爱的几样首饰全扔回库房锁起来。
……即便如此,后者仍然乐此不疲。
听薛四原样复述完信国公声情并茂的演说,萧元景微不可察地提了下唇角,道:“谨之怎么说?”
“陛下啊。”薛四嘿嘿笑说,“陛下当然是赏赐了他,打个巴掌还要给个甜枣呢。”
“不过信国公这个老匹夫也怪有眼力见的,领了赏之后,听说立刻重金聘了崇仁坊最出名的戏班子,说要把陛下和您的事迹改成戏段,在江南江北传演呢。”
萧元景整理桌案上奏折的手顿住了,缓缓抬起眼,眸底的笑意定格在了方才:“什么?”
薛四对此毫无所觉,还在喜滋滋道:“陛下的意思是,大典在即,上京也该热闹热闹了,倘若这戏改得好,请来宫中给贺礼的各国使臣唱两天也未尝不可——这叫什么来着,对,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个鬼。
旁人不知情,他还能不知道此人心底打的什么算盘。
萧元景深吸了一口气,太阳穴突突跳动起来,他无法想象丢人丢到各国使臣面前的场景,正打算亲自去一趟议政殿,让梁承骁好好清醒一下,忽然听得门外穆乘风略带惊愕的声音——
“圣上!”
“……您怎么来了?”
楚水两岸,能被称作圣上的只有一人。
萧元景按着黄梨木桌,倏尔起身,下一瞬就见殿门“吱呀”一声,从外向里推开,数月未见的萧元征一身常服,踱步走进。
“朕方才在殿外听了两句。”他皇兄皱眉问,“唱什么戏?”
第77章 番外 大婚(下)
从临安到上京千里之距,即使萧元征已经提前动身,还是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候。
毕竟是在北晋的地界上,他没有带太多侍从,除却在暗护卫的辰部,身旁只跟了毕螭和邓羌两人。
一行人才到京城不久,就被未卜先知一般,提前守在城门口的纪闻客客气气地请进了宫。
中安殿外的梅树已过花季,枝叶郁郁,如翠绿垂瀑,观之赏心悦目。
纪闻把他们引到内宫就离开了,邓羌望见庭院中的景象,有些惊讶地转头,道:“圣上,这是……”
萧元征的目光同样停留在满庭的垂枝梅上,神色略显复杂:“朕知道,从前在怀玉府上的那些梅树。”
过去在临安时,他就听过朱砂垂枝娇贵的名声,只要稍有照料不合宜的地方,就会大批地生病枯死,没想到在风沙苦寒的北晋,竟能长得这样生机盎然。
庭中侍弄花草的宫人有一副南方口音,邓羌与他攀谈了两句,回来时面带笑意,对萧元征道:“在这里做事的匠人原先都是越国人,北晋的皇帝专请了他们照料梅树,看来为讨殿下喜欢费了不少心思。”
不必他多说,萧元征也能看出来。
与一路走来所见巍峨恢弘的宫室不同,中安殿的景观和装饰明显更偏向江南之地,处处舒适雅致,甚至隐约透着临安王府的影子。
——光就这一点来看,梁承骁还算有几分心意。
这一等就是半月光景。
也不知那日以后,暗部是不是单独找信国公“商谈”过一番。过了不久,信国公向朝廷上书时,全然改了一副面孔,大肆称赞谢氏高门贵子,怀瑾握瑜,卓尔不群,又是崔郢首徒,有从龙之功,与新皇简直天造一对、地设一双——通篇奏疏辞藻铺陈,慷慨激昂,那架势,恨不得第二天就替两人成完亲把堂拜了。
薛四把这事当做笑谈传到中安殿时,萧元景刚打发走一批尚服局的仪礼官。
原本大典用的帝后冕服已在月前备好,但自从他上次着红衣戏弄过梁承骁之后,对方似乎对安排他的日常着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仅让宫人重做了他一年四季的服饰,还找来了各样鲜妍的玉器宝石相配。
萧元景拒绝理解他这一新发展出的爱好,并且在某一晚之后,勒令侍从把新皇陛下尤其钟爱的几样首饰全扔回库房锁起来。
……即便如此,后者仍然乐此不疲。
听薛四原样复述完信国公声情并茂的演说,萧元景微不可察地提了下唇角,道:“谨之怎么说?”
“陛下啊。”薛四嘿嘿笑说,“陛下当然是赏赐了他,打个巴掌还要给个甜枣呢。”
“不过信国公这个老匹夫也怪有眼力见的,领了赏之后,听说立刻重金聘了崇仁坊最出名的戏班子,说要把陛下和您的事迹改成戏段,在江南江北传演呢。”
萧元景整理桌案上奏折的手顿住了,缓缓抬起眼,眸底的笑意定格在了方才:“什么?”
薛四对此毫无所觉,还在喜滋滋道:“陛下的意思是,大典在即,上京也该热闹热闹了,倘若这戏改得好,请来宫中给贺礼的各国使臣唱两天也未尝不可——这叫什么来着,对,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个鬼。
旁人不知情,他还能不知道此人心底打的什么算盘。
萧元景深吸了一口气,太阳穴突突跳动起来,他无法想象丢人丢到各国使臣面前的场景,正打算亲自去一趟议政殿,让梁承骁好好清醒一下,忽然听得门外穆乘风略带惊愕的声音——
“圣上!”
“……您怎么来了?”
楚水两岸,能被称作圣上的只有一人。
萧元景按着黄梨木桌,倏尔起身,下一瞬就见殿门“吱呀”一声,从外向里推开,数月未见的萧元征一身常服,踱步走进。
“朕方才在殿外听了两句。”他皇兄皱眉问,“唱什么戏?”
第77章 番外 大婚(下)
从临安到上京千里之距,即使萧元征已经提前动身,还是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候。
毕竟是在北晋的地界上,他没有带太多侍从,除却在暗护卫的辰部,身旁只跟了毕螭和邓羌两人。
一行人才到京城不久,就被未卜先知一般,提前守在城门口的纪闻客客气气地请进了宫。
中安殿外的梅树已过花季,枝叶郁郁,如翠绿垂瀑,观之赏心悦目。
纪闻把他们引到内宫就离开了,邓羌望见庭院中的景象,有些惊讶地转头,道:“圣上,这是……”
萧元征的目光同样停留在满庭的垂枝梅上,神色略显复杂:“朕知道,从前在怀玉府上的那些梅树。”
过去在临安时,他就听过朱砂垂枝娇贵的名声,只要稍有照料不合宜的地方,就会大批地生病枯死,没想到在风沙苦寒的北晋,竟能长得这样生机盎然。
庭中侍弄花草的宫人有一副南方口音,邓羌与他攀谈了两句,回来时面带笑意,对萧元征道:“在这里做事的匠人原先都是越国人,北晋的皇帝专请了他们照料梅树,看来为讨殿下喜欢费了不少心思。”
不必他多说,萧元征也能看出来。
与一路走来所见巍峨恢弘的宫室不同,中安殿的景观和装饰明显更偏向江南之地,处处舒适雅致,甚至隐约透着临安王府的影子。
——光就这一点来看,梁承骁还算有几分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